因“活熊取胆”一度遭舆论声讨的归真堂,重新扣启资本市场大门。
12月14日,归真堂在股转系统披露股转说明书,正式申请登陆新三板。
在说明书第三页的“重大事项提示”中,公司重申此前舆论对黑熊养殖和无管引流存在误解,表示公司“在保护动物的前提下,通过养殖黑熊,合理利用药用动物资源,为中医临床及治病救人提供源源不断的中药材资源”。
通过股转说明书,富姐发现,邱荣辉家族通过恒宗宝源和盛宗德宝实际控制公司 42.28%的股份表决权。但是,归真堂的其他股东,以及高管人马,已经历了换血。
备受争议的IPO之路
纵观归真堂IPO之路,用一波三折来形容都不为过:二度搁浅,三年长跑,最终终止IPO。
归真堂从刊登上市辅导公告就成为媒体追踪的热点话题,一度引发媒体聚焦“活熊取胆”的口水大战。从普通投资者到专家,从林业局主任到动物保护组织负责人,各个领域的意见领袖都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富姐现在先给各位看官理一理,归真堂曲折的上市之路。
2009年11月15日,归真堂在福建的地方媒体《泉州日报》刊登上市辅导公告。
2011年2月9日,中国青年报刊登《市场应对归真堂“活熊取胆”亮“红牌”》,由此掀开舆论反对之声。
2011年2月14日,亚洲动物基金会公开发表声明,“我们认为,一家以活熊取胆为主业的企业,不应获得上市批准”。
2011年2月19日,经济观察报发表《NGO的力量 归真堂IPO遭杯葛》一文追踪归真堂上市遭质疑。
《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均对此进行追踪报道,发表看法。
2012年2月1日,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上,证监会公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引发网友关注。
在这份情况表中,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再度上榜,名列第28位,所属领域为中药制品。
这一消息迅速被媒体曝光,并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和抗议。许多媒体报道都倾向于反对归真堂上市。
2012年2月7日,中国网刊登《归真堂谋求上市 多家民间动物保护组织坚决抵制》反对归真堂上市。
2012年2月8日,中国网在《中药协会称AAF暗阻归真堂上市有阴谋 双方针锋相对》一文中列出,中药行业协会为民间保护团体阻止归真堂上市称“背后有西方利益集团”在操作。
2012年2月14日 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它基金”联名毕淑敏、崔永元、陈丹青、丁俊晖等72位知名人士向中国证监会信访办递交吁请函,以三大理由反对归真堂上市。
2013年4月3日,证监会公布了一批中止审查的拟IPO企业名单,归真堂在列。
2013年6月,在IPO自查“大限”的最后一周,终止审查企业数再度井喷,此前颇受争议的归真堂表示,因“IPO不是好时机”,因此“上市宣告终止。”归真堂同时表示,“在未来时机成熟时,公司将不排除择机再启IPO。”
两年半资产翻3倍 收益率大幅下降
果然,两年半以后,归真堂再次归来。这一次,它选择了新三板。
通过最新的财务数据富姐发现,自2013年正式停止IPO申请后,归真堂的业务仍稳步发展。
股转说明书显示,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8月,公司营业额分别为1.72亿元、1.73亿元和1.04亿元,净利润分别是5911万元、5771万元和3024万元。
净资产从2013年的3.34亿元提高到了2015年8月的10亿元,每股净资产从2013年的5.57元,提高到了2015年8月的8.55元。
资产负债率2013年为30.33%,2014年一度增长到43.2%,2015年8月回落到23.08%。
净资产收益率从2013年的19.47%大幅下降到2015年8月的7.32%。
表:归真堂财务数据(单位:元)
股东、董秘、CFO换血
财报并不难看,有些人依然选择了退出。
比如2009年,除了邱氏家族占据前三大股东外,蔡资团占有8.47%股权共508万股,排第四大股东。而截止股转说明书签署之日,他的持股比例下降到了1.44%,并且退出了董事会。
不过蔡资团2008年受让508万股的价格为1.31元/股,2013年后几次转让价从5元/股,涨至8.4元/股,获益已有数倍。
2009年澄辉创投、鑫澳创投分别增资500万股,和300万股,每股价格为4.5元。2014年,澄辉创投将这500万股卖给了邱丽琼,代价为3793.68万元,获利不多。
鑫澳创投则选择了坚守。东方坤泰则新晋为前十大股东。
除了股东换血,股转说明书显示,原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吴亚先生、 财务总监涂经读先生由于个人原辞去公司职务, 并由原证券事务代表兼证券与投资部经理许清炎先生接替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职务,原财务经理康彬红先生接替财务总监的职务。
而本次担任主办券商的是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恒泰证券。原保荐人为万联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