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产业“惠民生”
该乡的黑豚养殖大户习藤谈及养殖技术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告诉笔者:“黑豚要吃的玉米、番薯、胡萝卜,在乡里就能直接买得到,还是没有污染品质好的新鲜作物,这不今年我养的黑豚个头比去年又大了些。”
为推进全乡经济新发展、新跨越,该乡因地制宜着眼于本地山清水秀的优厚自然环境,发展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产品,利用本地农作物资源丰富优势,发展竹鼠、黑豚等特色养殖业,让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新路子。同时,通过实行“企业+政府+基地”的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政府积极为养殖户寻找销售渠道,邀请农业技术人员上门辅导,确保养殖成品不愁销。今年全乡食用菌种植面积超过110亩,可实现产业收入约200万元,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400亩,可实现产业收入约380万元,竹鼠、黑豚养殖户超过10户,存栏数2万只,可实现销售收入近百万元。
发展土地流转“顺民意”
“给自家土地办理了确权登记,等于给土地上了户口,以后把土地租给别人种就更有保障。”操场乡土地流转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前来咨询土地确权问题的村民答疑解惑。
据悉,操场乡位置偏远,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田地荒芜问题突出。该乡把土地流转当作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加速器,积极发挥流转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扩大辐射区域,逐步加大现代农业覆盖范围。采取发传单、播放广播等多种形式,积极向农民宣传土地流转政策、好处及土地流转户增收实例,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参与率。同时,积极鼓励有资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人员等多种主体投资效益农业,连片开发农户流转的土地,确保土地流转带动全乡经济发展稳步向前。截至目前,该乡耕地流转面积9000余亩,今年新增面积2300余亩。
加大技术推广“强民智”
“竹荪要想产量高,温度湿度很重要。”该乡山泗村的竹荪种植户钟喜生是村里人一直推崇的“土专家”,他说:“刚开始也不明白竹荪种植要点,听了乡里技术指导员的讲解,才知道怎样控制温湿度才能让竹荪产量高,品质又好。”
该乡趁着土地流转的东风,着力加强种地农民技术培训。通过板报、村街大喇叭、手机短信等形式进行农业技术宣传,并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通过电话、来访、现场咨询等方式解决农户的询问和答疑600多人次。采取“技术人员+科技示范”的模式在全乡成立4个技术推广队伍,通过农民田间学校的方式,做好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目前全乡累计培育农民技术指导员12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积极宣传农业补贴政策,做好农机具补贴申报服务工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深入到田间地头,全面提升农业技术的到位率和入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