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重点,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充分利用东洛现有200亩蔬菜基地和100亩莲蓬基地, 整合各方资源,打通销售渠道,实施“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家家有“小产业”。重点打造东洛、南门千亩红心柚产业,通过以贫困农户自行购买苗木,乡政府按种植面积以扶贫资金为基数计算,给贫困农户一定经济补助,乡政府前三年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免费上门给贫困户技术指导。
上规模,打造别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充分借助百丈峰忆江南生态园建设项目的有利契机,在余新公路沿线七个村委打造3000亩油菜花景观带,同时支持景观带沿线发展农家乐、蔬果种植采摘等类型多样的乡村旅游产业。充分挖掘荆兰潢溪古宅、哲山古村落的文化旅游价值,依托翰香文化休闲旅游产业,通过政府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打造荆兰—新生—朝阳文化旅游线路。
互联网+,探索农村产业发展新路子。有效整合全乡特色农产品,打造南安土鸡、有机大米、新余蜜桔、荞头等农产品,利用互联网+,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驻村指导,推进电商、微商扶贫,在充分形成“一村一品”的基础上壮大特色电商农产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