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阿里巴巴联合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发布首份“ 腕表、广州人最爱旅行箱、辽宁人爱滋补燕窝、浙江女人不仅爱大牌包包,浙江男人入手奢侈男包也不含糊,而四川人不仅爱喝茶、打麻将,也讲究小资情调,狂买各国咖啡。
广州、深圳、北京、上海、杭州、重庆、东莞、成都、苏州、佛山获封最爱买洋年货的十大城市,珠三角、江浙沪继续不相上下,重庆、成都成为中西部黑马。
2.8亿年货带着爱先回家 “过新年买新衣”首选
人未到家,年货已到,网购下单快递到家使得“让年货先回家”成为一种流行。报告显示,阿里年货节期间,13.66%的订单发生明显迁徙,这意味着猴年春节大约有2.8亿件年货加入春运的迁徙大潮。“先回家”的年货当中,下单地址集中在北上广深,其次是杭州、苏州、东莞、南京,说明一线城市仍然是最大的追梦之地,给远方的家人购置年货,或许是与亲人分享这一年收获的最好途径。
其中,从农村来到一二线城市的打工群体最爱给家人买服装,各类服装在他们的年货消费中占比达到38%,可见“过新年买新衣”在农村仍是一项重要习俗。电器、食品、母婴用品等实用类商品也是他们购买较多的年货,分别占据13.4%、10.4%和9.7%的比例。有意思的是,随着年龄层的变化,进城打工群体购买的男女服装比例也有明显变化。越是年轻的打工者,越爱买男装,步入中年后男装的比例才逐步降低,与女装平齐。考虑到女性是网购服装的主力军,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些举家在外打拼的女人更知冷知热,心疼丈夫。
广东仔很孝顺,但需更懂长辈心思
除了给自己,不少消费者也选择给父母老人购买一些贴心的礼物。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首次评选出十大孝心省份,其中广东、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夺得前五名。都说最重要的节日牵挂最重要的人,猴年春节前,广东省的年轻人除了自己买买买,也不忘给长辈送礼物,在老年手机、老年服装、广场舞用品等长辈用品上花销远超其他省份,孝心指数遥遥领先。
说到给长辈买礼物,年轻人真的了解长辈们的需求吗?大数据的答案是,未必。
报告统计了年货节期间,各年龄段消费者购买情趣用品的金额占比,51-70岁的长辈群体只贡献了9%的购买份额,但在购买偏好度(即该年龄段购买者在该年龄段用户群体的占比)上,却远超年轻群体,排在所有年龄段的第一位。排在第二的是18-22岁的90后群体。
出现这样的“反差”,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老年人由于观念束缚,羞于线下购买,而更愿意选择线上渠道。但联系到另一组数据——老年人对远程互动类商品,如视频摄像头、家庭陪伴机器人的消费也呈递增状态,我们或者可以更懂长辈,也会更加明白,相比物质,长辈们更想要的是陪伴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