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传统春节习俗众多,各地还有许多不同。如今,一些年俗正在远离我们的生活,另一些新年俗则在兴起。多样又“繁杂”的年俗,营造出浓浓的年味儿。
2016年春节,全国各地啥年俗最受热捧?哪里更热衷“大扫除”和“拜财神”?“灯会”、“庙会”哪里更受追捧?看大数据统统告诉你:
孩子谈论“压岁钱”,大人在聊“年夜饭”
1月25日至2月1日百度输入法大数据显示,2016年春节前夕,各类“年俗”关键词中,全国人民谈论热度最高的前10名分别是“压岁钱、年夜饭、烟花、拜年、大扫除、走亲戚、贴春联、祈福、庙会/灯会、放鞭炮”。其中,“压岁钱”和“年夜饭”明显领先其他年俗活动。“压岁钱”(热度指数152万)以微弱优势成为2016年春节最热门的年俗。
大数据显示,25岁是“压岁钱”和“年夜饭”这两个词谈论热度的明显分界线:24岁以下的人们更关心“压岁钱”,其中尤以15-19岁最为关注(热度指数为249万);而25岁以上的人们则最关心“年夜饭”,30岁以上的人们谈论“年夜饭”的最多,热度指数为214万。
上海人最爱聊“年夜饭” ,江浙沪三强吃货云集?
全国34个省区市中,哪里最爱聊“年夜饭”?答案居然是——上海!上海的“年夜饭”输入热度指数(1108万)遥遥领先,几乎是第二名浙江省(605万)的两倍之多!江苏则排在第三位,其输入热度约513万。看来,江浙沪地区还真的是吃货云集啊~
福建人民最关注“大扫除”,女性比男性爱劳动
为了迎接新的一年,大扫除当然必不可少。百度输入法大数据显示,从1月25日至2月1日,福建人民谈论大扫除的热度居全国第一,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其谈论热度(229万)是第二名广东的2倍之多,直接甩开其他所有省份,独占第一梯队。可是,小编不懂,为啥福建人民如此爱劳动……
另外,对“大扫除”的关注上也体现了鲜明的“男女有别”,数据显示,在“大扫除”输入热度上女性(112万)是男性(57万)的1.94倍。
庙会最热在京城,灯会最热是川蜀
在北方人眼里,往往“无庙会,不过年”。百度输入法大数据显示,1月25日至2月1日间,北京力压其他所有省市,成为全国讨论“庙会”热度最高的城市。其热度指数高达62万,是第二名贵州(28万)的2倍还多。另外,30岁以上人群谈论庙会热度达16万,年长者似乎更爱聊庙会。有趣的是,00后谈论庙会的热度也不低,热度指数竟然也有6.9万。
比起庙会,在南方灯会则更负盛名。数据显示,川蜀地区讨论“灯会”最多(四川125万、重庆38万)。四川省的谈论热度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其热度指数是第3名西藏(20万)的6倍多。追溯历史可发现,自贡灯会历史悠久,以规模宏大、构思巧妙、制作精细著称。而成都灯会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想见,春节期间的川蜀大地该是八方闪耀、色彩斑斓、眩人眼目的彩灯世界吧!
谈论财神最多的竟然是……东北银!
春节到来之际,祭祀各路神仙、祈求来年福佑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习俗。百度输入法大数据显示,从1月25日至2月1日,国民谈论“拜财神”热度最高的是黑龙江(102万)、吉林(98万)和辽宁(95万)三省,而被称为“财神之乡”的陕西省竟不在此列。从人群来看,男性比女性更多关注财神,其探讨热度(69万)是女性谈论热度(46)万的1.5倍,且30岁以上人群的关注度(85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其实除了春节之外,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二财神节,东北人民也会通过放鞭炮等形式来祭财神。
舞龙舞狮哪里强?海南!
数据还显示,1月25日至2月1日谈论“舞龙舞狮”热度最高的五个省为:海南、上海、福建、广西和广东。海南的舞龙舞狮热度(2.9万)竟是第二名上海(0.8万)的三倍之多,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舞龙舞狮是我国一项古老的年俗活动,从春节到元宵灯节,许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习俗,南方的温度可能更适合春节期间这种室外集体活动。
还有人记得“踩高跷”吗?有!北方人,而且老少咸宜
数据显示,1月25日至2月1日谈论“踩高跷”最多的十个省市全部在北方:青海以3.37万热度位居榜首,山东、天津、辽宁、河北跻身前五,其热度均超过了2万。关于高跷的起源,学者们多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现在很多沿海城市还有高跷捕鱼的景象。这种民间文化活动如今却在我国北方地区更为兴盛。数据显示,谈论“踩高跷”的人群较为平均地覆盖各个年龄段,是一项老少咸宜的年俗活动。
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让即将登场的猴年春节更加值得期待啦,各位小伙伴儿在新年“抢红包”之际,别忘了关注身边的传统年俗活动哟!
数据来自百度输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