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超 3月3日报道
过去一年被公认为跨境电商爆发年,巨头、成熟的玩家、创业者纷纷在这个领域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在跨境电商爆发的背后,则是保税区无声的争夺战。
对于试图采用保税区集货模式的跨境电商来说,保税区的支持异常重要,目前几大保税区都有核心玩家,如杭州保税区的天猫国际和网易考拉、郑州保税区的聚美优品、宁波保税区的蜜芽。而在去年年中,蜜芽更是战略投资了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
对于跨境电商来说,保税区到底意味着什么?目前在国内的保税区模式给跨境电商哪些影响?腾讯科技走访了多家跨境电商以及杭州、重庆保税区,对国内的保税区模式进行解读。
保税区的历史和功能
资料显示,国内设定保税区的最初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投资环境,以最大化利用外资和技术引进。
国内最早一批综合保税区来自“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1987年12月深圳市政府在沙头角口岸附近建立了深圳市沙头角保税工业园,1990年2月又创立了深圳市福田保税工业区。
而严格意义上的保税区是指在本国领土上,国家关税区外的一个特定封闭区域,区内全免关税,境外人员、货物进出自由。
1990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新 仓等地邮寄到国内,和第一种模式相比,直邮的物流时间较长,价格也相对高。
目前大多数消费者对直邮相对比较推崇,是因为直邮模式可以提供完整的国外物流信息从而规避假货风险。但一些国内需求量比较庞大,可以囤货的商品,跨境电商平台相对比较喜欢采用保税区集货模式。
对于采用报税区集货模式的电商平台来说,“保税”模式和传统贸易的“报税”并不完全相同。郑州保税区相关人士对腾讯科技表示:“和跨境电商合作的‘保税区’相当于海外商品的暂存处,不需要交消费税。而跨境电商目前的B2C模式,意味着国内消费者采购的海外商品属于个人自用物品,所以海关参照个人自用的行邮税进行缴税,而且应税额不足50元的予以免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