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徐和妻子都是80后,父母在余杭闲林给他们购置了一幢四层排屋作为婚房。他们把三间客房整理出来挂到短租平台上,接待陌生游客,7个月里前后住进了四五百位陌生房客,月收入2万元左右 。
这种“体验当地人生活”的自住房短租形式在欧美和日韩已有很多,这两年渐渐被国人认 同。除了最知名的 的一家人约定好到对方城市的旅行日期,互相交换了房子、车子以及家里的宠物。
大多数入住过的客人都和小徐夫妻成了朋友,但也避免不了糟心的经历。曾有客人预订全部房间后,带了近20位朋友来开派对。派对结束后,家里一片狼藉,厨房里堆满了用过的碗盘,客厅地毯上满是薯片的碎末。这场派对后,小徐请了三个阿姨连续打扫了三个小时。他在平台上果断给了客人差评。
这次经历之后,小徐关掉了平台上的“闪付预订”(不需要房东确认就能预订客房的功能),开始挑客,“入住前要先了解对方的职业,来杭州的目的,开派对的不接、不喜欢宠物的不接、对住宿要求如酒店般苛刻的不接。”就这样,小徐已经在预订网站上拒绝了大约两成他觉得不合适的客人,与赚钱相比,他更喜欢这种交友方式。
杭州有上千人在做这样的房东
80后阿树住在文一路靠近市区的一个旧小区。为了提高出租价格,他花了四万元翻新住处,自己搬进了客房,把更宽敞的主卧让出来给客人。因为旧小区的隔音效果不好,房客人数比较多的时候,住在隔壁的大爷就会生气地来敲门。为此,阿树在租房介绍中再三强调,“一次入住不要超过5人,不接待派对,不允许大声喧哗”。
在国内,短期房屋租赁最大的障碍是信任。不仅要保护房东的财产,以及游客的人身安全,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双方完全不认识的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
大多数像小徐和阿树这样的年轻房东都把风险规避交给了短租平台。几乎在所有平台上,房东和客人都需要提交护照、身份证等进行实名认证,如果发生家具损坏、物品丢失等情况,平台会提供保险和垫付服务。
国内短租网站小猪短租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杭州有上千套可以出租的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