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科技报道 李文瑶】一所大学能有多大的派单能力?江南大学给出的数字是可同时容纳300至400人自助取快递,日均派件量6000单,单日派件量最多达到1.6万个快递包裹。而一个大城市普通的快递网点,日均的派件量也就1000-2000个包裹。江南大学的派单能力已经可以比肩一个大城市的普通快递点。
如果要问这是怎么做到的?那么就要来看看江南大学与菜鸟网络共同建立的菜鸟驿站“快递超市”了。
在“快递超市”,快递包裹到菜鸟驿站后,通过PC端和无线设备,可实现快递包裹低成本的快速出入库,各类包裹、公务件的分类处理。包裹入库后,学生会收到系统发送的取件通知,可进自行进入菜鸟驿站查找包裹,在可视化的环境下,凭学生卡、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带包裹出库。通过菜鸟电子面单系统,菜鸟驿站还为学生提供各类在线寄件入口,并实现快递面单免手写。
江南大学网购学生的日常流程是:只需自己可以进仓库找到包裹,刷个卡或者扫个码就能完成签收了。熟练的话,整个过程一分钟即可完成。
而在2013年之前,江南大学还是另外一番景象。江南大学后勤部负责人陈晓春告诉记者,那个时候上课期间教室里电话声此起彼伏,全是快递打来催促拿快递的。校园里面随处可见在路上打开包裹的学生,导致校园垃圾横飞。各种骑着电动车送货的校外人士进入学校,也危及师生人身安全。还有头疼的事,当快递人员与老师、学生发生纠纷的时候,都投诉到学校的后勤,导致后勤部门每天都疲于应付这类投诉纠纷。
为了解决校园快递管理难题,江南大学联合无锡邮管局、无锡市快递协会共同设立了一个公共的快递代收场所, 中国 邮政、EMS、四通一达、顺丰等十余家主流快递企业入驻。彻底解决了校园内快递车随意穿行,老师学生经常上课间被叫出去取快递的尴尬场景。
快递规范和校园安全管理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是另一个问题又来了。由于江南大学同学太爱买买买,每天高峰期取快递都要排长队,取个快递需要等上半个多小时是常有的事情。快递派送浪费时间效率极低。
而这也促成了江南大学与菜鸟网络的合作。在引入菜鸟网络智慧物流系统之后,学校对取件和寄件的模式都进行了调整,师生自主找件、取件的超市化运行模式,大幅提升效率、缓解高峰期排长队现象。
根据菜鸟网络掌握的数据来看,虽然目前高校包裹数量在总体快递包裹数量中占比还不到10%,但从整体菜鸟驿站的数量来看,高校包裹数量已经达到了三分之一。菜鸟驿站总经理梅锋峰认为,大学生群体将是未来消费的主体,对于消费发展趋势将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也是菜鸟网络关注大学生群体的重要原因。同时,关注校园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它的单量比较大,规模比较集中在一个地方,有很多高科技的手段、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在学校的场景得到充分的体现。再一个就是在学校可以为学生的这种创新、创业提供很多实践的机会。
目前,江南大学每天的处理量大概是5千件左右,而在去年的双十一中一天便处理了79000件快递包裹,这在以往是一个无法想象的数字。在田备看来,要达到这样的能力,一是要有校园信息化的平台做支撑,基础设施要好。二是物流的环境好,送来的物品和快递不是堆在地上,而是上货架,收件人不用再担心包裹被淋湿或者丢失。三是要有发展、改善的意愿和行动。
而在今年,这样的校园物流平台将再度升级。4月27日,菜鸟网络宣布将联合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帮助中国高校权利打造智慧校园。
江南大学副校长田备指出,智慧校园建设正成为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前进方向,与菜鸟网络合作建设智慧校园,双方将共同利用创新的思想和技术,改变高校管理模式。在“智慧物流”方面的合作,是菜鸟网络与江南大学共建智慧校园的第一步。
据了解,智慧校园计划是基于菜鸟校园驿站的升级服务。菜鸟驿站是菜鸟网络构建的一张末端综合服务网络,由社区菜鸟驿站和高校驿站等构成。菜鸟网络CTO兼快递事业部总经理王文彬表示,校园是基于教学楼、宿舍、食堂道路等基础设施形成的一个相对封闭环境。随着电商产业的高速发展,快递和宽带、食堂等一样正成为高校的基础服务。基于智慧物流和大数据等现代商业基础设施,菜鸟网络将助力大学校园向智慧校园和未来校园迈进。
而截至2016年3月,菜鸟网络已经覆盖超过50%的高校,全年服务校园用户1500万人。菜鸟驿站总经理梅锋峰表示,在接下来的一年内,菜鸟网络计划帮助100所高校推进智慧校园的建设。同时,在建设智慧校园方面也将积极接入阿里巴巴集团下的多种资源,包括支付、零售和物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