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天竺的北京车展上,各种新能源车成为展会焦点。而在日常生活中,另一类车展也在上演。以“非法”身份进入日常生活的低速电动车在使用、销售以及生产过 程中产生的各种乱象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业内认为,虽然低速电动汽车的身份一直得不到国家层面的认可,但该行业不仅没有偃旗息鼓,反而“越挫越勇”, 再加上部分地方政府垂涎巨大市场需求从而有意无意地保护,导致低速电动车市场“野蛮”生长、乱象丛生。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顶层设计非常必要,但期待毕其功于一役也并不那么简单。
使用:存巨大安全隐患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低速电动车已经遍布北京的大街小巷,从东单北大街、平安大街、阜成门内这样的城市核心地带,到五环外的每个小区都有它的身影。在郊区,跑在路上的低速电动车比自行车还多。
低速电动车多以“老年代步车”或“观光车”的名义出现在人们面前。一名老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种代步车不但能遮风挡雨,又不用花油钱,比起两轮电动车,既安全又舒适,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