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5月10日刊文称,百度近期正面临类似富士康6年前的处境。但如果百度能吸取富士康的教训,那么此次危机也将转化成新的发展机遇。
危机爆发:复杂性之殇
作为少有的被“联合调查组”调查的公司,今天的百度,与6年前员工跳楼的富士康有很大相似性。
6年前,当接连十几名富士康员工自杀时,郭台铭虽然很内疚,但并不认为自己有责任。随后, 中国 媒体很快将矛头指向了富士康的劳动条件和薪酬。然而,自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和工作内容、工作机制、薪酬、群体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在这个拥有80万雇员的公司,高峰期的自杀率也要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事实本身并不重要。恶性事件发生后,富士康成为众矢之的,导致有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
今天,百度有着相似的际遇:一名晚期癌症患者根据搜索引擎等进行综合信息查询,选择了一家三甲医院进行生物免疫治疗,最终医治无效去世。患者、家人、网民、媒体和政府都将矛头对准了百度。然而,百度并未造成这名年轻人罹患癌症;在推广的审核流程中,已经按规定收取了这家三甲医院的资质;百度推广只是这位患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并非唯一渠道。
由于中国医疗行业中存在大量违法违规现象,作为搜索引擎的百度被外界指责推广未经认证的治疗方法、为涉嫌违规的民营医院做推广。随着舆论发酵,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驻百度,导致投资者担心百度商业模式受影响,百度股价当天下跌7.9%。
整改的代价:壮士断腕
在富士康事件中,政府部门迫使富士康上调工人工资,并开始推动一项全国性政策:打破电子制造业在南方富裕城市的聚集,在相对贫困的地区创造就业岗位。这导致了富士康短期股价的下跌。
魏则西事件中,中国互联网监管部门的迅速调查之后,百度于周一迅速整改,限制搜索结果中的推广链接的数量,下线2518家医疗机构、1.26亿条推广信息,并成立反欺诈基金。
这样的整改对百度来必然对短期营收有负面影响,也即李彦宏所说的“壮士断腕”。这就像是提高工人工资、将工厂向内地迁移对富士康的影响一样。
反弹之路:价值投资的长远空间
富士康事件后,与外界预期不同的是,富士康在台北上市的旗舰公司鸿海精密利润率出现了上升,股价也有所上涨。这预示了百度未来的发展之路。
富士康和百度是各自行业中最大的公司,也是客户的首选选择。富士康很快就开始与竞争对手分享更多来自苹果的订单,而该公司的规模也有能力支撑工人工资的上涨,以及工厂向内地的迁移,甚至将这样的成本传导给客户。在此基础上,富士康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并增加了员工培训,这带来了更好的利润率,加深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李彦宏也意识到,百度需要改善搜索推广的质量。李彦宏在本周致员工的邮件中表示:“如果失去用户的支持,我们就将失去对价值的掌握,而百度只要30天就会走向破产。”这封邮件表明,百度将更看重价值,而非利润。
尽管这听来是一种情绪上的爆发,但从经济上来看也同样合理。百度将缩减推广位,以满足监管要求,但这样做并不会减少希望通过百度做推广的客户数量。这将推广位变得更稀缺,因此更有价值。
与此同时,这很可能将提高百度产品的可信度,让用户和推广客户相信,百度搜索引擎带来了更大的价值。从大举投资O2O以来,百度已经转向一家越来越注重与消费者连接的公司,这种品牌可信度的提升,也将反哺O2O、金融、无人车等新领域,让百度在未来竞争有更有竞争力。
这次危机与百度,有点像注射疫苗,刚被注射时可能不舒服,但随着体内有了免疫力,就不再害怕病毒。如果百度借此机会解决商业推广一直以来积累的矛盾,改善商业模式,也将像富士康一样进入发展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