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专车平台资本市场掘金正酣,专车司机们却因一降再降的补贴纷纷出走。曾经“日进斗金”的辉煌不再,仍在坚持的司机们拖着疲惫的身躯为每日、每周的满单奖以及高峰期奖励猛踩油门。巨头们竞争依旧火热,但属于专车司机们的春天已悄然离去,越来越多的“被围堵”、“被钓鱼”现象让司机们更迷茫。
资本火热:平台烧钱变理性
滴滴快车司机杨阳依旧记得,滴滴与快的“一家亲”后狂发优惠券的场景。彼时,杨阳还是一名滴滴的普通用户,面对平台发放的优惠券惟有难以抑制的兴奋。如今,滴滴出行接连受到苹果公司和 中国 人寿的资本青睐,但已成为平台司机的他不再关心用户是否收到优惠券,身份转变后,杨阳更在意对司机逐渐下降的补贴能否重现。“打开手机新闻,滴滴获得苹果公司及中国人寿的融资消息还在首页,但这周的补贴政策似乎并未有太大变化。”
开滴滴快车超半年时间的司机胡刚也略显懊恼地表示,由于滴滴平台的奖励、补贴越来越少,平台扣点的比例却越来越大,加之本来快车服务已是0元起步、1.8元/公里的超低价格,扣除油费、车辆磨损等成本,能从中获取的收益微乎其微,“下周就不在滴滴平台了,或是去易到用车、人民优步,或是直接远离专车司机这一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