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贷暂时“销声匿迹”一段时间后,近期各类分期消费平台开始“侵占”校园市场,而事实上分期平台是校园贷的一种“变身”。对此,有关专家指出,校园贷如此之乱,应当从贷款的发放方式、担保模式、业务宣传推广方式等来进行相应规范。今年以来,校园贷成为轰动校园及社会的舆论话题之一。继河南某高校一名在校大学生因无力偿还跳楼自杀、“裸贷”等事件爆发后,校园贷暂时“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但近期,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各类分期平台开始“侵占”校园市场。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事实上,分期消费平台是校园贷的一种“变身”。而在近期出台的P2P监管征求意见稿中,并没有针对校园贷做出相应的规定。多方人士认为,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形式,乱象横生的校园贷亟须监管。
现象
大学生分期消费火了
刘同学是中央民族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马上就要开学了,为了迎接新的学期,刘同学决定换掉陪伴了自己3年的旧手机,选择买一部新手机。但新手机会有一笔不小的开支,作为没有稳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刘同学决定从每月的生活费中支出一笔来分期购买。于是在向营业厅咨询过价格品牌后,又询问了一下家人朋友的意见,最终确定了自己要购买的手机样式,然后打开手机,在分期乐的商城里找到了对应的手机类型,选择好付款期限,确定还款期限,点击购买。几天后刘同学就收到了梦寐以求的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