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上午,南方都市报、深圳晚报、新京报头版头条惊现一则钉钉广告,“说我反人性?其实是TA不懂人性!说我挑衅对手?其实是TA不懂自由!说我破坏行业?其实是TA不懂用户!”。面对这则广告,明眼人一看就能够明白,矛头直指竞争对手微信,火药味十足。
而在前段时间,钉钉在深圳腾讯总部地铁站50米长的走道两边贴上了大幅广告,虽没有明示却直指微信团队,广告内容极具“挑衅”意味。
在地铁站看到广告内容分为四段:“用XX来开会,时间总是被浪费,所以你一直在加班。”“发XX给老板,总是分不清他是没看到,还是假装没看见,所以你一直在加班。”“XX群发重要通知,总有人漏看,结果还得打电话,所以你一直在加班。”“工作时用XX,总是被琐事八卦分神,所以你一直在加班。”广告中的背景图案正是微信APP。
钉钉一次一次透过媒体,向腾讯的“微信”发起挑战,看来一场角斗在所难免。2011年1月21日,微信1.0上线。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微信用户数已达8亿之巨,微信在办公领域的渗透也逐渐深入,用于工作沟通的微信企业号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2 千万。微信所提供的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以及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内容分享、微信支付等方式,极大地便利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为人们获取社会生活多方面资讯开辟了一条十分便捷的渠道。
但微信也随着参与人数的急剧增加,平台暴露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微信的出现让人们的沟通更加便利,却也加剧了信息泛滥,人们在分享快乐的同时,也增添了过度依赖的烦恼。微信“朋友圈”逐渐成为“广告软文”、“心灵鸡汤”、“盲目点赞”的聚集地,也让不法分子把朋友圈当做“行骗”的新渠道。
此外,越来越多的人将工作带到微信,当上级加上你的微信时,朋友圈开始沦为工作圈,这些让单纯想用这个平台来与亲朋好友间互动的用户们烦恼不已。
当微信开始作为超越基本互动社交软件之上的微信营销的时候,遍地的售卖高仿或是A货、N多的护肤品、日用品占据圈子里,用户被绑架了。
有这么一条微信:一百多年前我们躺着吸鸦片,一百多年后我们躺着玩手机,姿态有着惊人的相似。微信是把双刃剑,把握好尺度才能让微信更好地服务用户的工作和生活,绝不能成为低头一族,影响工作、生活和健康。
就连“微信之父”张小龙也直言现在用户每天在微信里花时间太多,导致自己“非常担心”。张小龙认为,任何产品都只是一个工具,好的工具就是应该最高效率完成用户目的,然后尽快放其离开。
从今年4月开始,企业级社交市场上便开始传来企业微信、钉钉肉搏厮杀之声,足以见得社交与协同市场成为竞争激烈的红海。而钉钉成立仅仅一年多,但是其发展迅速,已经在企业级社交管理应用中占据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凭借阿里的优势资源,其在行业中有着逐渐成为行业巨头的趋势。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钉钉引领了 中国 企业级服务市场的发展,“但没有对手颇感寂寞”。根据阿里发布的2015年度财报,钉钉在一年的时间里从0做到了近100万家企业组织(目前已超过150万家),个人用户数量超过1000万。
众所周知,钉钉的定位是企业级社交沟通软件,让工作更简单、更高效、更安全。钉钉从1.0的沟通,到2.0的工作应用,及3.0的开放平台,我们看到的是钉钉从工具到入口的进化。
中小企业之前习惯用微信、QQ办公,建立了很多工作群,但员工一边盯工作消息,一边刷朋圈,导致专注力被碎片化,企业也就失去了创新力。钉钉以团队沟通为切入点,提倡高效沟通、移动协作。在微信时代,钉钉的推出打动了很多企业老板来尝试践行企业移动办公热情。企业级沟通应用诞生是必然,钉钉把企业市场做为切入点,很多应用场景都是针对企业交流衍生出来的,比如群聊、免费电话、Ding一下等等。
钉钉有一个号称是“反人类”的功能,随时可以被老板“钉”,而且老板还可以看到你已读还是未读。用户发出的每条消息,都会在左下角显示“已读”或者“几人未读”。点击“未读数”后,究竟谁看了消息,谁没看,一目了然。
另外,使用钉钉一旦变成一个团队行为,钉钉就成为了一个移动的OA系统,所有的申报、审批、签到等流程都可以在钉钉上面解决,不再需要将每一位工作人员束缚在每一台电脑面前。哪怕是需要进行会议与商谈,也可以通过钉钉的电话会议功能解决。工作就不再是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才能完成的事情,哪怕是在外出差的时间,与团队成员相隔万里,也可以投入到内部团队的工作协同流程当中,可以与同事保持即时的互动与沟通,非常方便与高效。
聚焦工作的应用应运而生的钉钉成了资讯泛滥、碎片化的解救者,其改变了行业生态。工作和生活分离,注重高效,让员工和老板更加平等。
不论从何种角度来说,最终都是得用户者得天下,人心向背才是核心关键,安全性、功能性与成本是企业用户最为关注的三个方面,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达成优化才能占领市场。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愈发多元的世界,也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这是一个用户各取所需的时代,也是一个用户不知如何取所需的时代。没有任何一款产品能够全面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而用户的选择代表了他本人的偏好,并无产品的对错。厂商的产品设计理念,也代表了各自对目标用户的选择。
据易观预测,在企业高效运营管理需求、移动互联网应用条件不断成熟等多方因素推动下,企业级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今年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