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企业反腐初始时的“家丑不可外扬”心态,到目前京东实名对外公开内部腐败事件,这种变化说明互联网公司对内部腐败危害的认识提高了,对腐败零容忍的态度更坚决了。 许多互联网企业已建立起内部审查部门,有的企业甚至聘请从事过司法工作的专业人士担纲内部反腐,这些都是反腐的必要手段。
24日,京东集团通过内部网站和“廉洁京东”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反腐内部公告》,将过去一段时间查处的10起内部腐败案件集中进行了实名公布。公告显示,这些内部腐败事件涉及收受供应商贿赂、职务侵占、索要供应商礼品、接受供应商宴请等违法违规行为,京东对涉及员工进行了移交司法机关或辞退的处理,违反国家相关法律的行贿商家也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相关报道见A10版)
为了体现坚决打击腐败的决心,京东首次实名对外公开了内部腐败事件。同时,此事也让互联网公司反腐败,真真正正地变成了“现象级事件”。早在2012年,阿里巴巴就开始了内部反腐运动,其旗下“聚划算”某负责人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判刑7年,同时阿里还处理了淘宝小二腐败案。2015年7月,腾讯发现多名在线视频业务员工存在贪污受贿行为,遂向警方报案。今年9月份,百度内部对17起严重违纪案件进行全员通报,在处罚过程中,对不法员工轻则开除,重则移交司法机关。再加上此次京东集团以发布公告的形式高调反腐, 中国 最大的四家互联网公司已经是齐聚反腐第一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