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主旨演讲中,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及相关五点主张。树立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意识,号召各国以推动人类公平享有网络发展成果为共识,贯彻合作共赢的理念,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是推动网络空间共同繁荣的“ 中国 方案”。五点主张为方案实施明确了方法和路径,其中“网络经济创新发展”尤为关键。
站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才能更清晰地认识发展网络经济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纵观历史,技术革命转化为产业革命,方能助推生产力的飞跃;产业革命导致各国经济力量变化,影响着未来社会变革和世界格局的走向。当前,世界经济联动愈加紧密,工业化时代依赖资源消耗、强调规模效益的增长模式已陷入瓶颈,赢者通吃、忽视责任、只关注自身利益的旧发展观念遭到国际社会的反对,我们正处于信息技术革命引发产业革命的关键历史阶段。把握时代机遇,顺应共享、合作、平等、普惠的趋势,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为核心重构生产要素,实现传统经济向网络经济的升级,有助于为世界经济提供新的增长引擎。网络经济加速全球市场一体化进程,新领域和新模式不断涌现,打破零和博弈,推动新一轮的国际分工和资源分配,有助于建立共享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经济新格局。推进网络经济发展,将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奠定更加丰硕的物质基础,建立更加平衡的利益格局,是实现网络空间利益共享、普惠人类的必然选择。
网络经济的“中国实践”正在蓬勃兴起。十八大以来,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经济领域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地培育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成效显著:一是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网络零售交易额、互联网用户规模、宽带接入用户规模等多项指标均位居全球第一,网络经济在GDP中占比已超过7%,2015年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30强中,中国企业占据10席。二是与实体经济相互交融,互为补充。网络经济引领管理、技术、模式的创新驱动,带动了线下生产、流通、融资、支付体系的转型升级,着力提高供给质量,同时开拓增量市场,提升劳动力水平,广泛吸纳就业,为完成经济结构调整“五大任务”拓展空间,提供了有力支持。三是聚焦服务民生。网络经济在衣食住行、公共服务、精准扶贫等方面不断催生出新的模式,为老百姓提供了更优质、更实惠、更精准的民生服务,践行“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