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女儿正在参加才艺评选,请大家投上一票,谢谢!”“帮忙集赞,需要100个”,如今朋友圈和聊天群里的拉票、点赞活动越来越多,不仅惹人反感,往往还暗藏陷阱。根据反诈骗举报平台“猎网平台”最新发布的《2016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显示,朋友圈已经成为各种网络诈骗活跃的新阵地。
朋友圈诈骗套路之“刷票陷阱”
2016年4月,重庆的白女士就因一条朋友圈损失6000元。白女士在朋友圈看到一条“十万大奖萌宝宝大赛开始下载报名啦”的微信,该活动称,只要先添加公众号再发送一张宝宝照片参与投票,即可有机会获得丰厚的奖品,且参与活动无需缴纳任何费用,还可领取100元现金红包,白女士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活动。
朋友圈“晒娃”活动有猫腻
经过几轮拉票,白女士发现自己宝宝的票数始终距上一名有一票之差。心有不甘的白女士咨询客服发现,对方称是有人使用了刷票手段。为了让自己的宝宝获得好成绩,白女士通过客服介绍的刷票软件先后刷了2000元、4000元不等的金额。后来才发现该活动没有赞助商、没有主办方,要求退款却被客服拉黑,这时白女士才知道上当受骗。不仅如此,类似的朋友圈拉票活动往往需要上传个人照片及身份信息,极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朋友圈诈骗套路之“拼团诱饵”
同样是通过聊天群或朋友圈,各种拼团、砍价活动也成为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据媒体报道,成都一位网友曾化名“王雪”参与某拼团活动注册购买商品,仅花费了19.9元就够得了两盒进口蓝莓,不过收到货品后,这位网友的糟心事却接连不断。
低价拼团不低价
一个星期后,各种推销电话、广告电话接踵而至,对方在电话里均称这位网友为“王雪女士”,正是她参与拼团活动中使用的“化名”,原来这些拼团、帮砍、低价购等活动,一来是为了博取网友的关注度,为自己增粉,二来则是冲着网友的个人信息而来,使用低价诱饵来套取用户信息。
朋友圈诈骗套路之“危险红包”
如今每逢节假日,亲朋好友抢红包俨然成为习俗,由此也衍生出各种红包诈骗。这些红包往往分别或同时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关注公众号之后才可领取,二是需要填写个人手机号、支付账号等个人信息,三是要求分享朋友圈或转发到各种微信群,转的越多红包越大。
这些花式邀你抢红包的招数,实则万变不离其宗,根本无法领到钱。而一旦按照领取红包的要求到处转发和填写个人信息,不光自己的信息会泄露,还会成为骗子坑害更多人的帮凶,甚至有的“红包”会要求用户下载安装APP来领取,实际上装进手机里的却是木马,有可能导致网银也被木马盗刷。
【防骗支招】
猎网平台反诈骗专家提醒网友,尽管朋友圈、聊天群中的各类活动信息源发于熟人或好友,但同样不可轻信:
1. 参与集赞、拉票等各类朋友圈活动前应仔细辨别商家的举办资质,切勿随意填写身份证、住址、资金账户等个人信息,避免信息泄露。
2. 如果有人在聊天群或朋友圈里转发了“红包”,点击后要求“再转发几个群”才能领取,这种红包百分之百是骗子,请及时提醒对方,不要再扩散这类诈骗信息;
3. 安卓手机一定要开启360手机卫士等安全软件,在点击网址链接和下载APP时能够及时拦截钓鱼网站和木马病毒。
4. 如果不慎遭遇诈骗,及时向猎网平台报案,对诈骗分子进行严厉打击。
为发挥公安的刑侦优势和网络安全企业的技术优势,公安机关和360安全中心联合发起了猎网平台,平台面向全国网民提供电信网络诈骗举报服务,举报不设金额限制,即使被骗1元也能举报。截至目前,依靠大数据线索串并的技术能力,猎网平台已协助警方侦破100多起重大网络诈骗犯罪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