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桂红将婆婆当亲娘去呵护和关爱亲人的暖人情怀,是今天维护和谐婆媳关系、兄弟妯娌关系的生动版本,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哪怕砸锅卖铁也要挽救婆婆
3月16日,在罗坊陈家的婆婆章细女突发冠心病,疼痛能忍。放学在家的女儿发现后,赶紧打了欧阳桂红电话,叫爸妈赶快回来救奶奶。
欧阳桂红心急如焚,一边请自家哥哥赶到陈家,将婆婆带到新余市人民医院急救,一边请假回家。
第二天,她便赶到了人民医院。在人民医院短短20余天,请专家会诊、各种检查、医药费等共化了8万多元。最终,南昌专家建议不宜做造影,开了点药到家里保守治疗。
回家后,婆婆时好时坏,欧阳桂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多方打听,听说武汉亚心医院在冠心病方面是权威医院,欧阳桂红看到了治好婆婆病的希望。
“哪怕砸锅卖铁,也要挽救婆婆。”
尽管费用很高,欧阳桂红毫不犹豫,四处张罗着借钱。钱借来后,她立即带着婆婆上武汉治病。9月17号去武汉,在武汉呆了1个多月,花费了18万元,搭桥手术很成功,听医生说多活十年没问题,欧阳桂红心里觉得很安慰。
回来后,欧阳桂红没有再去打工,她精心照顾婆婆,不让她干活,经常给婆婆开小灶补充营养。
11月23号,按照亚心医院要求,欧阳桂红带婆婆上武汉复查。一下车,婆婆忽然腹痛难忍,到亚心医院检查后,发现不是冠心病,医院建议到协和医院做检查,检查结果让欧阳桂红昏天黑地,直肠癌晚期!医院没办法做手术,欧阳桂红只好带婆婆回新余人民医院。26号,婆婆与世长辞。
欧阳桂红和丈夫均在深圳打工,每月工资加起来不足8000元,加上房租等各种开支,收入非常有限。婆婆看病、后事等共花费了30多万。丈夫家有四兄弟,老二拿出了8万,老三拿出了4万元,处理后事由于传统风俗每个兄弟筹了4000元,(后来欧阳桂红还了每人600元),其余20万左右全部为欧阳桂红夫妻多年的打工积蓄和借来的钱。
“桂红啊,今生今世,我最亏待的就是你”
去世前,婆婆拿着欧阳桂红的手,愧疚地说:桂红啊,今生今世,我最亏待的就是你。我这个婆婆,冇尽到责任,你这个儿媳,比人家的亲闺女都好得多。
的确,婆婆的话语之中,除流露出自己的愧疚,更多的是对欧阳桂红的称赞。
欧阳桂红是渝水区南安乡南门村委杨家人。98年,时年21岁,在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的欧阳桂红与同样在深圳国际码头打工的罗坊镇陈家村委陈家村小伙陈小云相识、相爱并结婚时。陈小云在家里是老大,因为几年前父亲胃癌手术,加上家里兄弟多,家里非常困难,小夫妻俩靠贷款和东凑西借才囫囵完婚。
欧阳桂红生小孩,婆婆基本没怎么护理,女儿由欧阳桂红母亲带到1岁多后,自己带到打工所在地深圳照顾。直到女儿10岁,为了不耽误女儿的学习,才让女儿和2岁的儿子回了老家陈家。
而每年逢年过节,不管自己回不回家,三个传统节日,孝敬公公婆婆的钱,欧阳桂红总会准时寄给公公婆婆。孩子在婆婆家的所有开支,欧阳桂红总是给足,不让公公婆婆增加任何经济负担。
欧阳桂红心里也确实有过一些委屈,家在农村的公公婆婆,儿子结婚时,一般都会办得风风光光,毕竟,这是人生最大的喜事;媳妇生小孩时,一般婆婆都会尽心照料;孙子孙女一般都是婆婆一手带大。这些,她都没有享受到。但她从来没有埋怨过公公婆婆。她觉得,公公婆婆这辈子非常不容易,公公90年代初做过一次胃癌手术,身体不好,却还要操持家务,牵挂老二老四,牵挂儿孙。老二离婚了,老四近40了还没成家,老三夫妻俩常年在外面打工,一双儿女放在家里由婆婆照顾。
在婆婆生病的时候,欧阳桂红却尽了一个媳妇最大的孝道,这是许多亲生儿女都没法做到的。
“我是大媳妇,我觉得这是为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人人都会老,都会生病,这个需要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照顾和关爱。钱是人赚的,人多吃几年苦,就能赚回来。人不在了,有钱又有什么用,我觉得人要看远点。”
欧阳桂红的话语,平淡、质朴而真诚。
“我最大的欣慰是两个孩子很有孝心。看到婆婆生病,疼痛难忍的样子,两个孩子都哭着要求我们夫妻俩,就是把我们家里的房子卖了,也要帮奶奶治病。”
义薄云天演绎孝老爱亲真情
欧阳桂红家中有兄妹4人,父亲身体不好,母亲是残疾人。由于积劳成疾,父亲于95年去世,母亲尽管半身残疾,还要操持家务。自小,欧阳桂红就非常疼爱自己的父母,
他们为儿女甘愿付出的精神,让她铭记于心。
母亲2005年去世后,她就把公公婆婆当成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不管是在新余人民医院还是在武汉治病,她总是寸步不离地照顾婆婆,生怕有所闪失。婆婆在武汉住院时,为方便照顾婆婆,她每天晚上就在婆婆病床附近的地板上睡觉,为婆婆喂饭喂药,扶她大小便。看着婆婆病痛的样子,她经常难过得饭吃不下,觉睡不着。
对于家中的几个小叔子,她也关爱有加。
“婆婆住院的钱,我尽量自己多承担点,等将来小叔子们有条件了,能分担点就行,一家人,我不会分得那么清。”
自己结婚没花家里一分钱,欧阳桂红却总是想方设法帮衬着几个小叔子。自己建房时,考虑到老二老三在以前建的房基上加了一层,就老四和没房子,欧阳桂红要求小叔子和自家一起建。尽管老四拿出的钱只有5万,根本不够建房,她还是帮衬着老四做了房子,让老四有个安身之地。
“以后,我就不去打工了,我看能不能在附近找个工作做,虽然钱少点,但可以照顾公公,还可以照顾两个小孩。欠下的债务,我们可以慢慢还。”
谈到今后的打算时,欧阳桂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