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时使用手机,驾驶员的大脑反应速度比酒后驾车时慢30%,发生车祸的风险比正常驾驶时高4倍以上。
专家建议,对于开车使用手机违法行为,可以考虑提高处罚标准,特别是提高对客运驾驶人的处罚力度。同时借助科技力量,利用执法记录仪、电子监控设备及时进行抓拍,固定证据,提升查处率。
□ 本报记者 赵 丽
□ 本报实习生 余晨扬
9月26日上午,安徽省阜南县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男子在开车过程中打电话,注意力不集中,把路口执勤的交警撞飞;
9月20日10时,天津市滨海新区发生一起车祸,原因是司机边开车边玩手机,导致车辆冲向道边,撞在路边电线杆上,车头挡风玻璃破裂,由于冲击力过大,导致汽油泄漏;
因为司机分心看手机,一对爷孙被撞倒,导致一死一重伤,这是9月19日发生在湖南省长沙市万家丽中路天际岭隧道北口的车祸;
……
这些只是最近几起因司机开车用手机导致的车祸,也只是导致重大后果的事故,还有更多开车用手机的情况。比如,湖北省武汉市“过车拍”智能识别系统今年6月底上线以来,全市共甄别开车打手机违法行为27824起。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丰富多彩的手机应用让许多人对手机“爱不释手”。但是,玩手机也要分场合,一边驾驶车辆一边玩手机就是在拿生命开玩笑。交警部门表示,驾车看手机时,驾驶人的反应时间会比正常情况慢,司机很有可能因走神酿成惨剧,危害性不亚于酒后驾车。
1 2 3 下一页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