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 “如果我和你妈同时掉水里,你先救谁?”面对这个久盛不衰的世纪难题,在真实的洪水到来时,他曾做出让妻子寒心的选择。他是高丰收,不久前,河北邢台一场不期而至的大水将他所在的村庄淹没。在第一时间让妻子叫醒父亲和孩子之后,他马上冲向了独自居住的母亲家。
面对妻子们执着不已的“世纪难题”,他选择了母亲。灾后第二天,妻子带着孩子,离他而去。
他,成了最悲伤的那个男人。
不过最终,他还是获得了妻子的理解。近日,高丰收的妻子带着孩子,回到了曾经离去的村庄,重新开始了他们平凡的生活。
返回
近日,当记者再次联系到高丰收时,他已经脱离了过去的苦闷,一副生活已经重新开始的样子。他依然在接着贴墙纸的活儿,偶尔妻子也会去帮帮忙,但是大多数的时间,妻子还是照顾老人和孩子。
“生活就是那样。”高丰收说。他语气中流露出自己惯有的洒脱,只不过此时他口中的“生活”,才是他期盼的生活。
此前,他曾经面临了妻子和母亲救谁的“世纪难题”,最终妻子的离去,让他称为了人人皆知“悲剧式”的人物。
然而,当妻子和孩子返回到了自己的身边,“悲剧人物”的最终,还是迎来了一个“喜剧式”的结尾。
直到现在,他还无法忘记那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
发水
20日凌晨两点钟左右,高丰收被精神高度紧张的妻子摇醒。“当时村里的广播喇叭里喊着,水已经进村的警告。”高丰收告诉记者,当喊第一遍的时候,他就已经从床上弹起来,穿上衣服往母亲家的方向奔去。
临走前,他嘱咐身边的妻子,“去把咱爸和孩子叫醒,到房上躲着去。”还没听到妻子的任何回应,他就已经急匆匆地出了门。
当晚,由于高丰收之前曾告知家里要晚回家,让父亲留在家里照看一下,父亲便留在他家里过夜。而母亲,则独自住在距他家100米的巷子里。
发水时,为何他会如此果决地离家而去,他解释称,主要原因还是觉得,有父亲、妻子两个大人在,而且父亲最起码可以自救,而且还能帮着看一下孩子。
但是,独自居住在家里的母亲就不一样了,老房子不但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而且由于距离村委会的喇叭较远,很可能还不知道已经发水了。“如果我不去,我妈可能就是只能等死,几乎没有生还的希望。”
他告诉记者,他当时的想法是,将母亲安顿在邻居家之后,他再赶回来。
营救
20日凌晨,高丰收用了1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赶到了母亲居住的巷子。
正如他预计的那样,在母亲居住的那个巷子中,人们都没有听到“发水”的喇叭广播声,似乎人都没有起来。
“水是从南往北过的,村子的喇叭在东头,而母亲家在村子的西头,很有可能听不到。”他回忆说,当他从家中冲到村子的南北向主路上时,水已经没过了脚面。
他冲过主路后,就一家家拍打母亲巷子里的住户,提醒可能还在睡梦中的村民醒来。
“要不是丰收过来救我,我肯定就活不成了。”高丰收的母亲说,当时她还不知道洪水已经来了,是冲过来的儿子将她叫醒,然后送到邻居家的屋顶上。她将手比划在自己的胸前,说,当她和儿子从她家里出门的时候,水都已经到了她胸前的位置。
回路
在确定母亲已经到邻居家之后,高丰收开始着急往回赶,确定妻子、父亲、孩子是否都安全。
“当时水太大了,从南边的来路已经回不去了。”高丰收说,他只能顺着水流往北走,一直挪到靠街边邻居家的后门。“就那么一个小门,如果他关上了,说不定我就活不成了。”
高丰收的担心并没有成真。邻居家的后门并没有关上。在催促邻居家赶紧上房之后,他自己却挪向了正门。“当时水都已经过胸口了。”
“你见到过发大水没有,就像刮风一样,呜呜的。”高丰收说,当时他面前的主路,洪水就像风一样刮过,水流特别急。
他只能又退回到邻居家中。“当时如果我强过,肯定就被大水冲走了,我要是自己都没了,还能救谁。”
他只能在暴雨中,在邻居家的屋顶上多了四个小时。“这四个小时是我这辈子最难受的时候,心都一直疼得不行,那种感觉用语言表达不出来。”他说,他身为一个男人,在危险的时候,既没有在父母的身边,也没有在老婆孩子的身边,那种感觉太难受了。
他说,他没得选择。他告诉记者,在路西面是他大爷家,在路东面是他堂哥家。大爷自己在家,而且半身不遂。只有那么五六米的距离,但就是过不来。如果强过可能就是两个人死,如果不过去可能就是一个人死。幸运的是,大爷的床在水中漂了起来,因此躲过一劫。
他和堂哥一样,都没得选择。
“没事”
在“心痛”地等待了四个小时之后,高丰收发现水流已经变缓,便爬下房顶,尝试从南北向的主路通过。在通过之后,他经过几个巷子,最终回到了自己家房后。
“我回到房后面,就在下面大喊我妻子的名字,然后听到她应了一声,心里才总算放下心来。”高丰收说,如果家人出了什么事情,他这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回到自己的家中,他同样爬上了自家的房顶,对着妻子问了一声:“有事儿没有?”妻子回答了一句:“没事。”
之后,他和妻子之间就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甚至连孩子也不让他碰。“我当时觉得可能是吓着了,所以也没有在意。”
第二天一早,高丰收就回到了村子里的家中,将家里还能抢救的东西,一件件抢救出来。忙碌了一天之后,当他再次回到亲戚家时,发现妻子和孩子都不在,打妻子的电话已经“无法接通”,他才知道,原来妻子带着孩子走了。
“她把家里的2000元都带走了,还有我知道她对孩子好就行了。”高丰收说,所以他倒是没有马上去找妻子和孩子。他解释说,如果他当时不等那四个小时,非要回家,可能他就死了。而当时第一时间不是照顾好家里而是去救远处的母亲,他说也是“人之常情”。
“这件事我没有错,她也没有错,不存在谁对不住谁,只希望她能理解我。”
对错
“救我这个老娘干啥?”对于高丰收的淡然,高丰收的母亲却无法保持淡定。她心中对于儿子先来救她,充满了愧疚。高丰收比妻子大九岁,“成个家不容易,是我对不住儿媳妇。”高丰收的母亲边说边流下了泪水。
高丰收不停地劝着母亲,告诉母亲过几天等家里稍微清理好了,他就去老婆的娘家去接老婆。“真不能原谅,那就离!”他还是忍不住说了句“狠话”。
2010年,33岁的高丰收放了出来。“以前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和别人打架斗殴,被判了9年。”
出来之后的他到山东聊城打工,随后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在与妻子结婚之后,他在2013年贷款买了第一辆大车,开始雇司机开大车。2014年贷款买了第二辆。但第二辆大车刚刚上路没多久,就出了车祸,人被撞死了,司机要么赔钱,要么就要判刑。
“司机也是一个人养五六口人,要是进去了家就完了。”高丰收说,他就帮着司机垫付了15万元,不但把大车都卖了,而且最后还欠了别人7万元。
之后,他便开始做起了贴墙纸。“贴一卷20元,一个房间可能要贴十几卷。”但是,这种活并不是天天都有,只能碰运气。
“别人的生活越过越好,为啥我的生活越过越难。”高丰收沮丧地说,在家里碰上了发水,老婆带着孩子离家之后,他觉得生活太难了。
最后,他还是打起了精神,说:“只要我在,家就一定在!”
记者手记:辗转的平凡
悲剧人物的故事,不一定总是悲剧收场,
在河北邢台大贤村,有两个高丰收,一个是报道中的那个“悲剧人物”,而另一个,所幸没有成为“悲剧人物”。因为他家和父母住在一起,父母和妻子都被他帮助托上了房顶。
报道中那个妻子带着孩子离去的高丰收,在村子里,更多人叫他“老红”。
“老红”说,现在有不少媒体找到他,让他去北京做专访,但是,他要忙着家里整理,没空去做什么节目。
“老红”对记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我在,家就在!”“老红”始终强调的一点,就是他是个男人,他应该成为整个家庭的支柱。
可以说,“老红”的男子气概或者男子主义显露无疑。往往男子主义的“英雄式”气概,总是也会伴有“英雄式”的悲剧。
所幸,离开并不是最终的结局。在他找到了妻子之后,妻子原谅了他,并回到了家中,结局也变得圆满。生活也终归于平凡,无论怎样的辗转,无论怎样的艰难,他们都会沿着这条平凡的道路一直前行。
文/图 广报记者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