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一则“郑州80后美女辞职后种地,田间抚琴作画”的消息刷爆网络。时间过去近一年,她的生活有什么变化?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当事人刘娟还继续在“田园之路”上走着,并把自己的经历写成散文,结集成册出版了一本书。
【这一年】
她记录下自己的生活
准备写成一本书
在自序中,刘娟这样写道:我想要一块土地,想了很多年。但是当我努力走过高考的“独木桥”来到城市,才发现想在城里拥有一块地太难了!
刘娟说,一年来,她听到了对自己的各种评价,有人赞赏,有人不解,当然也有人嘲讽,但对于自己而言,只是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自己期望的生活道路,“之前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往前走,现在多了很多同行人,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只是我首先迈出了这一步。”
刘娟还打算把自己的这本书写成一个系列,记录自己的生活。
【回顾】
在荥阳租下20多亩地
挖的窑洞基本装修完成
去年11月份,一则报道在网上传开:郑州一位80后美女,月薪过万,却选择辞职回到田间种地。报道的主人公就是刘娟。
当时,身着汉服的她在田间劳作的几张照片广为传播,有人赞她迈出了勇敢的一步,也有人质疑她是在作秀。
刘娟后来回应说,自己是个70后,当时并不是每天都在菜园居住,只是在一处农场租了一块地,每天会在固定的时间过去照顾蔬菜和写作。
之后,刘娟在荥阳租下20多亩地,并挖了几口窑洞,有客厅、厨房、书房等。目前,窑洞装修基本完成,刘娟即将搬入新居所。
【对话】
与人交流逐渐生疏
河南商报:一年以来,你的事情在网上备受关注后,你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刘娟:虽然有不少质疑,但我更在乎的是,之前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往前走,现在多了很多同行人,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只是我首先迈出了这一步。
这一年时间,自己吃了很多苦,建园子、挖窑洞,自己什么都不懂,只能慢慢进行。
每天六点钟起床,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去照顾自己的菜地和写作。现在的感觉是自己写东西还行,但与人交流逐渐生疏,感觉自己和社会有一些脱节了。
在城郊生活
因为孩子需要上学
河南商报: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地方?为何要在园子里挖窑洞?
刘娟:当时看了四个地方,有些地方的设施比这里完善。但自己想找的地方要挨着村庄,而且这个地方属丘陵地貌,很原始、很古朴。
当时想把老家的四合院复制过来。但有人建议,挖窑洞吧,冬暖夏凉,自己当时不为所动,后来路过进去看了看,特别舒服,能睡得特别香。
当然,选择这个地方也有现实考虑。孩子需要好的学校,而在城郊,孩子上学的问题可以解决。
自己的选择都是随心
如果不行再回去上班
河南商报:从城市到农村,这一步迈得应该不容易。
刘娟:2014年,我选择辞职,是觉得自己还年轻,家庭负担也不是很重。当时已经上了十几年的班,手里有一些积蓄,就想用几年的时间尽力尝试一下,如果不行再回去上班。
田园是自己的一个梦想,一直想着要实现,即便不成功,自己也不会有什么损失。现在还有个想法,想做关于针对孩子的自然教育,把自己所见所想和孩子们分享。
不过,自己的选择都是随心的,也可能自己哪天过够了这种生活,就会去选择其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