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谁还记得这个日子以前被人叫做“光棍节”?电商们合力掀起的促销风暴,将这一天变成了购物狂欢节。今年是“双11”的第八个年头,它已不仅是全球电商市场最重要的年度促销,更是集购物、娱乐、文化于一身的终极体验式狂欢。
苏宁战果
截至11月11日零点10分
苏宁易购前10分钟订单
同比增长306%
移动端用户占比88%
任性付订单最快用时0.03秒
物流1分钟订单峰值
超400000件
天猫速度
52秒
天猫全球交易额达到10亿元
(去年1分12秒)
6分58秒
天猫全球交易额超100亿元
(去年12分28秒)
40分钟
天猫全球交易额超300亿元
消费地区排行
广东 浙江 江苏 上海 北京
消费城市排行
上海 北京 广州 杭州 深圳
消费县排行
江苏昆山
浙江义乌
浙江慈溪
江苏常熟
四川郫县
购购购!到底何时才买够?
冷静一下,先看看这些大数据
昨天,多家互联网机构发布了各种关于“双11”的大数据报告,记者进行了整理,希望给“剁手族”们参考一下。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晓风
1 你以为自己很理性?
呵呵,去年就有两成人超预算
“年年‘双11’,年年剁手,以前囤货很疯狂,很多最后都没用掉,而且现在每年电商都要搞很多促销节,‘双11’优势也不是那么明显了。”南京的李女士每年“双11”前都早早将相中的商品放进购物车,守到零点秒杀。“今年也选了一些货品,但没以前那么多了,买自己需要的就好。”李女士显得很清醒。
挖财的调查数据显示,92.7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会理性对待今年的“双11”,仅买必需品。不过,根据挖财2015年的记账数据显示,去年“双11”,有两成的用户购物金额超过自己的预算。这个“双11”,理性能否战胜冲动呢?
2 你以为买得很便宜?
呵呵,去年过半商品先涨后降
今天准备“剁手”的你做好功课了吗?猎网平台刚刚发布的《2016双11安全购物攻略》显示,去年“双11”有超过五成的促销商品价格是先涨后降的,你遇到过吗?
监测数据显示,去年“双11”期间,743万件促销商品中有52.99%出现了价格先涨后降,其中81.99%的商品涨价幅度在30%以内,有3.26%的商品涨幅高达200%以上。其中,在涨幅高的促销商品中家居生活和女装类商品占比最大,分别为19.7%和18.6%。
去年“双11”期间,参加促销活动的商品中,按“双11”促销价相对于两个月内的历史低价对比,有53.6%的商品实际上都是价格上涨,11.8%的商品价格持平,而仅有34.6%的商品价格有下调。
3 你以为年轻人最冲动?
呵呵,60后出起手来豪气多了
数据表明,2015年“双11”,男性、女性消费金额分别占比48.7%、51.3%,但是男性消费者人均消费金额比女性高出24.8%,出手更加豪气。
挖财调查数据还显示,今年的“双11”,60后“爸爸妈妈”群体或将更冲动。60后人群与70后、80后和90后相比,以往常常被认为是网购中的一小撮群体,但数据表明,这一现象正在快速扭转。挖财数据显示,2015年“双11”,60后人群人均消费高出80后人群42.8%。而今年的挖财数据显示,这个“双11”来临之前,60后人群的人均消费预算在5013.35元以上。
4 你以为“单身狗”最疯狂?
呵呵,已婚人士情绪更高涨
今年的“双11”,单身群体是不是更容易剁手?答案可不一定。报告基于受访者双11期间购物预算与理财预算,制定了剁手情绪指数,用来反映受访者“双11”期间购物的倾向性。剁手情绪指数显示,已婚人士的剁手情绪明显高于未婚人群。其中,80后女青年剁手指数最低,不凑热闹不跟风,表现更理智。
“2016年挖财双11防剁手数据研究”还显示了各个城市的“剁手”指数。其中,温州人以人均5818.42元的购物预算夺得“剁手榜”榜首,紧随其后的是杭州和南京,人均购物预算分别为5215.78元、4940.68元。
淘淘淘!这些妙招要记牢
线上线下两手准备,巧用银行优惠“神助攻”
扬子晚报记者了解了今年“双11”的一些新变化,并请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点评。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兢 李冲 马燕
抢不到?不妨去实体店看看
线上线下打通的店铺越来越多
“夜里12点开抢,如果抢不到就去实体店!”南京市民陆女士做好两手准备,气定神闲。
陆女士提前半个月陆续加购物车,上周末特意“踩点”实体店试衣、比价。一来是网购看不出衣服的质感,二来担心上身效果不如意,三来尺码拿不准后续换货嫌太麻烦。她发现,今年积极主动加入“双11”的实体店明显增多,比如实体店毛呢九分裤报价299元,天猫价仅179元,但店员介绍后她得知“网上双11特价款数量很少,要秒杀的,你抢不到!11号来店里,单件减50-100元。”
据悉,“双11”期间,线上线下打通的店铺将超100万家。
点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良策电商创始人孙彦良表示,“新零售”时代里,传统与电商之间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包容关系,线上平台为线下平台引流,展示、销售商品,而线下则为线上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提供现线下售后服务。
钱不够?银行和消费金融来“助攻”
但临时额度有期限请留意
扬子晚报记者注意到,多家银行的信用卡推出购物时“随机减”或者满减优惠。银行系电商也各显神通,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电商平台已全部上线,民生、华夏、兴业等股份制银行也相继推出电商战略平台,中信银行则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谋划跨境电商领域。浙商银行、渤海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城商行,也都在电商领域布局。
邮政储蓄银行日前通知,“2016年11月9日至11月14日对支付宝、财付通快捷支付业务限额进行调整,届时支付宝、财付通快捷支付业务每日单笔、日累计限额均为1万元,月累计限额为20万元。”
小额消费贷款火热,以某国有大行的消费贷款“快贷”为例,通过电子渠道自助申请,在线实时审批,非常快捷。
苏宁理财推出了“双11提前赚”活动,新用户可以享受10%的专享理财产品或者50元理财资金。京东白条用户最高可提额8888元。
点评:扬子晚报记者采访发现,近期选择信用卡临时提额的消费者数量显著增加。据悉,现在多家银行在手机上就能完成确认提额操作,但与信用卡日常额度不同,临时额度是有期限的,通常在1个月-3个月之间,且临时额度不能做分期付款,必须在到期还款日前一次性还清。
忙忙忙!快递小哥急登场
记者全程体验快递小哥备战“双十一”
送货量或激增三倍,有网点一口气新招10个人,还买了辆货车
今天凌晨,“双十一”电商大战正式开幕,就在人们疯狂买买买的同时,快递业也迎来了一年中压力最大的时候。近日,扬子晚报记者亲身体验了快递小哥备战“双十一”的工作,真心感觉到这个行业的不易。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贾晓宁 文/摄
全力备战!快递网点忙着买车招人
9日早上8点多,记者来到位于南京白下路的中通快递网点,快递小哥正在紧张地分拣包裹。网点负责人周师傅告诉记者,这个星期单日的包裹数量有点下降,大家都在等着“双十一”的到来。“我去年‘双十一’就在网点旁的酒店里睡了9天,根本没时间回家。货再多也要及时收发,不能影响企业信誉。”周师傅说。
据周师傅介绍,平时他的网点日处理包裹2000多件,今年“双十一”之后,预计处理量要增至3倍,也就是6000多件。高峰期会出现在13日到15日之间,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周师傅在最近临时又请了10个工人,专门负责包裹的分拣。
“为了保证派送小哥的效率,晚上不能让他们加班分拣,只能再雇新人。”周师傅告诉记者,这10个新人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下午两点到凌晨,只要货到了,就要迅速分拣,防止造成积压。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周师傅还买了一辆18.5吨载重的厢式货车,并提前又租下了快递点旁边的一个仓库,就等着“双十一”了。
整个快递业都是这种备战状态。 记者昨天拿到的江苏邮政管理部门的权威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江苏省内快递企业将增加2万人手、8000辆汽车、6000辆电动车,以及新的分拣场地17万平方米。
送快递是苦活,更是一门技术活
面对即将到来的包裹潮,工作在第一线的快递小哥葛师傅表示:“包裹多也无所谓,自己心态要好,现在最盼望的,就是高峰期天气能好点。”
送快递是个苦力活,也是个技术活,追求的是效率,记者跟葛师傅一起递送包裹的半天时间里,对此深有体会。快递小哥要想多送货,一个是避开交通拥堵路段,一个是自己对包裹的统筹安排要合理。
葛师傅告诉记者,自己干快递半年,熟悉送货区域内的门牌号就要半个多月。“不要以为手机装个百度地图就能哪都认识,一定要把区域内所有的门牌地址都掌握。”葛师傅说。有了这个基础,葛师傅在网点分拣快件的时候,就能根据地址把货物分类。
此外,快递小哥为提高效率,一定要利用好快递终端。在记者与葛师傅一起送件的当天,葛师傅送货第一站就把电动车开到了御道街附近几个老小区。这些小区的货不算多,葛师傅是来抢小区快递柜的。“如果来晚了快递柜抢不到,还要挨个给客户打电话,这样无疑就大大降低了投递速度。所以不管别的地方货多少,都要先到这里抢快递柜。”
记者发现,有了快递终端的帮助,快递小哥的送货效率能大大提高。如果是投递到快递柜,一般10分钟能投递20个左右的包裹,平均30秒一个。但是,如果要打电话投递到客户手上,平均时间要5分钟。
有小哥嫌苦,改行做代收点老板
葛师傅送货过程中,有一个代收点引起了记者的兴趣,那是某大学校外宿舍楼下的一个小超市,里面有不少学生的包裹。
记者注意到,葛师傅和超市老板的交接过程挺复杂。首先要在包裹上写上主人的名字,然后在店老板提供的本子上登记,回头还要挨个给这些学生发短信。即使这样,葛师傅也很喜欢这样的代收点,既安全又快捷。
代收点老板帮忙收件也不是白干,葛师傅会每个包裹付费0.5元。不过,对于目前的收入情况,代收点老板并不满意,“双十一”这样的包裹数量,他的小货架根本无法承受,但也没有动力去扩充场地。
那什么样的代收点,能解决“双十一”这样的包裹潮呢?记者走访了位于江宁的几家代收点。在江宁某商圈外的一家熊猫快收代收点,记者认识了原来做快递小哥的李老板。在他的店面里摆着一排货架,来取包裹的人络绎不绝。
李老板告诉记者,自己以前是快递小哥,但几年干下来,他累得实在受不了。后来接触到熊猫快收的代收点,他马上决定加盟。“原来送快递,‘双十一’期间累死,也就送200个不得了了。但我现在坐在店里,顶峰时期一天我能处理1000件快递,自己还不用到处跑。”记者了解得知,使用熊猫快收,快递小哥只要下载一个APP,就可以把货直接堆到代收点,由代收点负责人分拣,通知包裹主人,每个包裹的投递时间,最多不超过20秒,大大提高投递效率,也保证了包裹的安全。
记者跟着跑了一天,有些话想说说
请大家为这些小哥“行个方便”,好吗?
在和葛师傅一起送快递的过程中,记者也发现了一些尴尬。送货投递点有几个地址设有停车位,停车位门口有栏杆。葛师傅的电动车带了很多货,通过这些栏杆时很吃力。保安师傅在旁边看着,也不会为葛师傅抬一下栏杆,有一次,葛师傅为了躲避栏杆,车撞到了路边,差点摔倒。记者想质问一下保安师傅,却被葛师傅制止了,他告诉记者,已经“习惯了”。刚开始送快递的时候,他也曾和这些保安打招呼,希望他们行个方便抬下杆。但对方就是不肯,还提醒撞坏栏杆要赔偿。有时候,电动车临时停放位置不好,送快递时无人看车,造成包裹丢失,都是经常遇到的问题。
记者真心希望,在这个“双十一”之后,如果条件允许,大家都能给快递小哥一点方便和关心。毕竟他们想尽快送达的,也许就是我们自己的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