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共青团中央权益部等单位指导的“谈谈性说说艾--高校学子性健康与防艾倡导计划”暨2016广东省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宣传主题活动在广州举办。中国性学会性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彭晓辉表示,目前我国大学中只有不超过60所大学设有性教育课以及与性相关的课程(修学分制),但是学生对于性知识的需求成上升趋势。
在彭晓辉看来,目前更多的性教育、防艾方式还停留在座谈,但是对于性安全和防艾来说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意识”和“自觉性”,座谈更多的是知识点的传播,但是意识的形成需要持续的投入。
“预防艾滋病通过性途径传播,仅宣传使用安全套是不够的,安全套更多的是提高安全系数,但是还是会有风险;单纯禁止婚前性行为的方式也并不可行,需要在全面学习系统规范的性知识前提下,100%使用安全套。”彭晓辉说。
中华红丝带基金专家小组组长张孔来表示,学生们在说到艾滋病时,更多的是与自己无关的状态,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存在。性教育与艾滋病防治宣讲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学生需要正确地认识与处理两性关系及其相关的道德与法律,增进对自己性行为所负的责任感。只有意识上有了这根弦,在行动上才能够多一层安全保障。
岭南伙伴社区支持中心主任李小米提到,艾滋病防治知识往往枯燥晦涩,性知识更加难以启齿,学生不喜欢不关心不忍直视,宣讲效果很难保证。怎样大大方方谈性说艾、谈得有趣而不猥琐,是所有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同伴教育员,面对的最大课题。
(全媒体记者/辛均庆 通讯员/梁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