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讯 记者王倩、通讯员何凌南报道:12月12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6)》,参与本书撰写的专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凯迪数据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专业调查机构。
最信任的职业是教师
蓝皮书指出,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组织的社会心态调查中,将社会信任分为一般信任和角色信任。回答“请问您对以下人群的信任情况如何”时,居民选择最信任的是家人,其次是好朋友,再次是同学或同事、教师、自己认识的人和邻居,然后是医生、警察、法官、律师、农民工,这几个职业角色的受信任水平仅次于教师,接下来的是出租车司机、单位领导或老板、专家、保姆、记者、企业家和与自己宗教信仰不同的人,而政府官员、政府的办事人员、外地人、外国人、宗教信徒、有权的人、神职人员、有钱人、中介机构人员,得分依次排在后面。
三线城市普遍宜居
蓝皮书指出,即使有着较好的就业环境,一线城市也绝不是宜居城市。虽然“逃离北上广”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但四线及以下城市也可能并非理想中的宜居城市,逃离一线,返回小城市,工作机会少,做什么都需要靠关系,干事要“拼爹”成为对此现象最为形象的描述,身在异乡为异客,回到故乡仍为异客。
蓝皮书认为,三线城市相较于一二线、四线及以下城市以及整体水平,在经济压力感、家庭人际压力感上均为最低,因此三线城市普遍宜居;二线城市宜居欠佳,不过其中的二线发达城市(经济发达的强省省会和计划单列市的8个城市),生活压力感在经济压力和家庭人际压力上均低于整体平均水平,也远远低于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从生活压力感角度考虑,也可以称之为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