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杨艳为居民排忧解难
1992年从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她被分配到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18年。2009年,从部队转业到武汉市公安局沌口分局机关工作。2012年,她主动要求沉入基层社区,成为当地首位女片警(2014年本报曾作报道),她就是杨艳。
昨日,记者回访发现,她在社区的“名气”越来越大。她玩转QQ、微信、微博,分门别类帮群众解决大小疑难事,粉丝“爆棚”。
积累:记下2000多户居民电话
在仅25平方米左右大小的建华社区警务室,包括杨艳在内有8名工作人员。该警务室挂了“建华社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站”、“建华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和“武汉市社区保安消防队”3个牌子。
基层工作琐碎繁多,杨艳从来都是最善于找办法的那一个。“辖区有2270户群众,每家每户的电话号码我都有。”为了便于工作和联系居民,杨艳日积月累,将每家每户的电话号码都记下。2年多来,她积累的电话号码有3000多个。
杨艳坦言,刚来基层时,因为不熟悉经常联系不到人。现在积累的这3000多个号码,可成了她手里的宝,“手机已经用得很旧了,但里面有为居民办事的聊天信息,我舍不得丢。”
线上:帮人解决多出的“儿子”
杨艳在大学里学的是计算机,今年以来,为了更好与居民高效沟通,她发挥专长,建了“张五村”、“建华村”2个社区QQ群,还建了“社区群众群”、“物业管理群”、“治安志愿群”、“业务咨询群”4个微信群。
今年3月份,杨艳入户调查时发现,社区居民杨先生的儿子没有采集身份照片,她电话联系在外务工的杨先生,让其尽快办理。当月27日晚上11点多,杨先生通过微信跟杨艳私聊,交谈中杨艳获悉,杨先生户口本曾经遗失过,等找到后,户口本上多出来了一个“儿子”,杨先生没觉得有啥影响,就没去管。杨艳经多方调查,确定杨先生所说的属实,根据程序,她将杨先生多出的这个“儿子”信息冻结。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杨艳说,现在在微信、微博、QQ群向她咨询的居民很多,还不乏外社区的居民主动加群求助,她都耐心解答支招,因此收获了大量“粉丝”。
线下:勤跑腿堪称“女汉子”
对杨艳来说,微博、QQ、微信都是为了更方便和群众联系沟通,但落实到具体事情,她还得靠跑腿。
今年春节刚过,汉川来沌口打工的刘师傅报警说,他16岁的女儿诚诚(化名)离家出走超过24小时。听说这个消息,杨艳两天时间里,接连跑了开发区二中、三中,汉阳三中,东风技校4所学校,找了30多位老师、同学及学生家长,然后与学校老师、学生建立QQ、微信好友圈,随时保持联系。
一天晚上11点,她从学生们那里打听到诚诚的消息后,直奔目的地,一直找到凌晨两三点,无功而返。次日下午四五点钟,她又获得消息,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找到诚诚,将她送回了家。
去年10月,辖区居民李某因为个人原因,办理二代身份证时,出生年龄比实际年龄小了5岁。接到李某的申请后,她前后认真调查了3个多月,最后自己驾车到李某的祖籍汉川调取资料,终于在李某儿子的出生证明上找到了线索。结果在返回的路上,她遭遇车祸,驾驶的警车被撞坏,自己左腿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