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1月发布《“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以来,“互联网+人社”究竟能干些什么,始终是众多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而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为“互联网+人社”注入了新的内涵。12月22日,哈尔滨人社局局长刘志军、某企业总经理李致峰正式签署哈尔滨市人社局与腾讯公司战略合作协议,并发布微信版“哈尔滨就业地图”。
根据协议,双方还将围绕“互联网+人社”共同推进哈尔滨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业务的信息化与“互联网+”化,在此基础上将哈尔滨打造成“互联网+人社”实践的新标杆。
据了解,双方合作将首先聚焦于便民、益民服务。此次率先在微信城市服务平台推出的“哈尔滨就业地图”服务,不仅是全国首份基于社交平台的就业服务地图,更是首次将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与就业服务相结合,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基于LBS的职位查找、求职登记和招聘预告。
互联网+赋能公共服务
此外,哈尔滨人社局还计划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LBS、支付和安全五大基础能力,结合微信、手机QQ等移动互联网平台,为市民提供一系列便利、高效的“互联网+”公共服务。
为了探索人力资源与社会保证工作与前沿信息技术的结合,哈尔滨市人社局计划依托腾讯优图人脸识别技术,在部分需要身份验证的业务办理中引入在线人脸核身技术。
微信医保支付,助力医疗服务创新
哈尔滨市人社局还将依托微信支付及实名认证能力,建设覆盖哈尔滨全市的微信医保支付体系,实现电子社保卡绑定、诊疗支付功能、结算及对账的全程在线化。
未来,哈尔滨市民只要在微信绑定医保卡,在指定医疗机构就诊,就能一键完成医保及自费金额的微信在线支付。据悉,微信医保支付将贯穿从挂号、问诊、缴费的全流程移动就医体验,传统医保支付的7步也将被缩减至4步,有效缓解挂号排队长、缴费排队长等就医难题。
未来,双方还将积极推动哈尔滨人社局服务模式的创新升级,全面打造与互联网相适应的、更加优质高效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业务系统,更好的连接市民与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