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说法
提醒市民:预存消费有风险,办理会员须谨慎
交了数万元不等的费用办理了终身美容卡,中途想解除合同却遭到了美容院的拒绝。沈阳5名顾客与这家美容院打起了长达3年之久的官司,期间美容院还注销了,老板也跑路了。最终,在法官的帮助下顾客拿回了23万余元退款。12月25日,皇姑区人民法院公布该案提醒广大市民,预存消费有风险,办理会员须谨慎。
花十万办美容卡想退被拒
2012年9月21日,52岁的李女士来到皇姑区一家高档美容院进行美容调理。经美容院极力介绍,她分几次向这家美容院交了96800元,办理了埃及艳后终身卡,可享受终身免费美容调理服务。2012年11月至2013年7月,李女士先后接受了面部美容,头、背、腰、肾、胃肠、腿部按摩,胃肠、足疗、火山岩等全身疗法。
李女士发现美容没有太大疗效,便要求退款。遭拒后,2013年8月,她将美容院起诉到皇姑区人民法院,要求解除合同,退还费用。李女士称,美容院在服务中采取精神疗法,强制地、轮番地长时间对其进行洗脑,强迫服务和提前收费,均系不合法行为。美容院反驳称,并不存在李女士所说的,双方签的合同是合法有效的。
法院审理认为,双方之间签订的合同为生活美容服务,合法有效。生活美容就是运用化妆品、保健品和非医疗器械等非医疗手段,对人体所进行的皮肤护理、按摩等带有保养或保健型的非侵入性的美容护理。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李女士提出解除合同退还护理费,法院予以支持。因其在美容院办理的是终身服务,根据其实际接受服务的时间较短及美容院提供的相关证据,法院酌定按李女士交纳款项的80%予以返还77440元。
同意5人退23万后老板失联
无独有偶。刘女士等4人也在这家美容院办理了埃及艳后终身卡,每人交纳钱款都达数万元,共计20余万元。4人也将美容院起诉,要求解除合同退还费用。皇姑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美容院按每人交纳款项的80%予以返还。经统计,美容院需要返还李女士等5人共计23万余元。
法院判决后,美容院老板提起了上诉,认为,退款没有法律依据。2014年3月,经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调解,该美容院与5人达成调解协议,美容院返还高女士45000元、刘女士10000元、李女士50000元、张女士70000元、另一位李女士42000元。
尽管李女士等人均作出让步,调解协议也达成了,但美容院老板并没有履行。5人向法院提出了强制执行申请。执行法官调查后发现老板下落不明,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经查,当初美容院老板借用了朋友杨某的POS机进行刷卡交费的,而且费用划入了杨某账户。随即,执法局依法将杨某账户里的26万余元予以冻结。
5人维权历时三年要回23万
2015年1月,杨某到皇姑区人民法院提起执行异议,要求确认被冻结的26万元系自己所有,停止执行。经法院审理认为,美容院老板和杨某系朋友关系。杨某将其名下POS机借给美容院刷卡收费,现有证据无法显示其将所收的费用都转交给了美容院,因此驳回杨某上诉。杨某不服提起上诉。这期间,美容院在工商局进行了注销,老板也下落不明。2016年3月,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发回重审。皇姑区人民法院小额速裁庭法官马存起审理此案,一方面加快办案节奏,对美容院老板进行公告,另一方面积极与双方进行沟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12月21日,李女士等人与美容院老板、杨某之间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由老板当庭退还23余万元。直到这时,5人历时3年多才拿回了自己的钱款。
预存卡有风险,须谨慎办理
如今,小到美甲、饮品小店,大到美容美发、健身KTV、大型超市,都推出名目繁多的预存消费,办理预先储值即可以享受价格优惠,增加服务次数等。许多消费者多因方便、优惠选择预存消费。皇姑区人民法院法官崔超表示,目前我国没有一部法律、法规对预存消费的发卡商家的资格、发卡数量、发卡限额、法律责任等进行规范。虽然预存消费卡折扣优惠多多,但消费卡不记名、卡里余额不返现等单方面规定,无疑增加了消费风险。在现实生活中,预存消费在合同履行中,经常会出现由于各种原因店铺关门、老板卷款走人现象。因此提醒市民,在预存消费要慎重选择商家,弄清预存消费到期时间、消费项目等细节,妥善保管发票、合同等,在发生纠纷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主任记者王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