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移动资讯行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和变革?各家又将在哪些方面再做突破,应对新一年的竞争?传播君年终特别荐文,供君参阅。
每个清晨,人们搭乘地铁,进入车厢的同时便拿出手机,打开移动新闻客户端,由新闻资讯的阅读开始一天的生活。每个夜晚,关灯之后,人们倚靠在床头,在移动新闻客户端依据兴趣智能推荐的各类资讯的陪伴之下,结束一天的生活。
毫无疑问,移动资讯行业近年来裂变式的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获取资讯的方式。
1 数据:内容多元化,人工智能上场
这样的变化切实地反映在了数据上,据腾讯企鹅智酷调查显示:
63%的用户将新闻类网站及移动客户端作为获取资讯的第一途径;
81.5%的用户日均使用移动新闻客户端时长超过1小时;
46.3%的用户认为来自移动新闻客户端的资讯更加值得信任。
▲ 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渠道:网站/客户端第一,社交第二。
自2009年以来,移动新闻客户端始终保持迅猛增长的态势。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轻阅读的习惯逐渐养成,2016年数据依然坚挺。
同时,2016年移动新闻客户端还体现出新的特征:
内容上,更加多元,除图文形式之外,直播、视频等新形式逐步加入;
技术上,深度学习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大规模应用。
▲ 认为AI技术会影响资讯获取的用户占比超6成。
2 乱象:信息越爆炸,新闻越荒漠?
在移动资讯江湖一派欣欣向荣的热闹场景之下,并不全是朗朗乾坤,乱战也带来了诸多乱象。最为严重的有如下4点:
(1)标题党、假消息。各大新闻客户端为抢占用户注意力,各种标题党、假消息博眼球的案例屡见不鲜。
(2)低俗化、浅薄化。部分移动新闻客户端为了流量,夹带低俗浅薄的内容。
(3)内容同质化。除必要的时政资讯外,一有名人离婚、出轨等消息,新闻客户端十有八九都有相关内容,且造就了无数10万+甚至100万+,同质化、蹭热点,值得深思。
(4)伪智能算法。各大移动新闻客户端纷纷试水智能推荐算法,但目前来看,不少算法存在明显缺陷,完全基于人性弱点进行推送,给用户带来信息茧房等问题,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智能。
当下无疑是一个资讯大爆炸的时代,人类历史上任何阶段都从未如现在一样,快速生产出如此丰富的资讯产品。但移动资讯行业的诸多乱象,也阻塞了具有启发意义的深度内容触及客户的通道,当新闻只剩下点击率和伪关注度,可怕的“新闻的荒漠”恐怕正在形成。
3 突围:寻找用户阅读需求平衡点
分析移动资讯行业目前的生存状态会发现,在“新闻荒漠”的背后,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同落后的内容生产之间的矛盾”,这背后是“深度干货内容与快餐式浅阅读之间的矛盾”,用户对深度内容的情感可以概括为:又爱又恨。
事实上,各类内容平台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一场用户的“心理战”。获取成本,内容深度、广度……谁拥有最好的阅读体验,谁就掌握了市场制高点。内容付费的崛起可见,信息爆炸的时代,优质专业内容因稀缺而金贵。
移动资讯产品的下一步突围,关键在于集中力量提高内容生产力,寻找用户阅读需求平衡点。具体说来,有如下方式:
(1)在策略上重归内容。腾讯发布“芒种计划”补贴2亿吸引优质自媒体人到企鹅媒体平台创作;今日头条召开头条号创作者大会并力推头条号;一点资讯推出“点金计划”扶持自媒体。
(2)重视和引导UGC。UGC已成为新闻资讯行业不可忽视的力量。各资讯厂商都不约而同地推出各种流量分成计划,以此笼络自媒体内容创作者。
(3)专业媒体转型。专业化的媒体仍是深度内容生产的主力军。传统媒体、专业媒体与新的传播途径的主动结合,正是他们的重获新生之路。
(4)“爆款”内容之必不可少,需善加利用。信息爆炸时代,用户对“爆款”产品的偏爱有加。内容产品同样可以生产出爆款,好的、正面的爆款内容或许正是优质内容攻占用户注意力的最好的先遣部队。
✿本文信息来自新华网思客平台,作者曾响铃,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