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至2016年底,云南报名登记身后捐献人体器官志愿者人数累计达600余名。”云南省政协常委、云南省红十字会副会长潘晓玲2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2016年云南省完成器官捐献69例,较往年大幅增加。”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云南省分库副主任武天燕介绍,中国目前有400多万名患者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仅白血病每年新增4一6万;有30多万名患者等待器官移植,而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有1万例左右,远远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2015年1月1日起,中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器官将成为器官移植的来源。
潘晓玲表示,近年来,身后捐献人体器官逐渐得到社会认可。2013年8月至今,云南累计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163例,捐献大器官496个,眼角膜274枚。其中,2016年完成器官捐献69例,捐献器官217个,眼角膜118枚;2005年至今,全省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资料累计入库数70622人份,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141例,其中2016年入库数为6500人份,实现捐献14例。
“从前想要成为身后捐献人体器官志愿者,必须到当地红十字会登记。”潘晓玲称,现在开放了网络登记方式,志愿者通过网络报名即可完成登记,这也是2016年志愿者人数大幅增加的原因之一。
武天燕称,捐献造血干细胞不是“钻骨抽髓”,而是和献血的过程相似。只要捐献者伸出手臂,抽取6-8毫升的血液供检测配型,就能成为一名志愿者,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昆明造血干细胞二次捐献者王龙健告诉记者,“2007年献血时我就登记录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云南省分库,到了2012年配型成功进行第一次采集捐献。”4个月后,由于受捐者身体情况不佳,王龙健进行了第二次捐赠。
“我觉得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更谈不上伤害。”王龙健称,去年他参加“2016云南·水富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还获得了名次,直到今天他依然经常运动,并没有感到不适。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