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蒸馍把面发,鸡年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青藏铁路起点——西宁火车站也是人头攒动,身影穿梭。
“终于到家了!”走下月台,Z917次列车到站列车长马立婷说。这是马立婷5年来第一次在除夕和家人团聚,倦容之下透着喜悦。接过马立婷的班,当值列车长郑海玲又要和伙伴们离家、出发,一张张面孔一路向西。
陈卫:36年坚守乘务员岗位
小平头、白发点点,黝黑的面庞上镌刻着道道皱纹,这是53岁的陈卫最后一班春运。“我是这趟车上最老的乘务员,干了36年,有20多个除夕是在列车上度过的。”陈卫说。
换班、检票、换票、清洁……一道道工序一丝不苟,在硬卧车厢,陈卫坚守着自己的本职。“我不太会说话,可我喜欢这份工作,尽管时常不能与家人团聚。啥活儿都得有人干,尤其在过年时,能把旅客送到亲人身边,我心里高兴。”陈卫告诉记者,这趟车终点站是拉萨,等从拉萨回到西宁已经是大年初一。
多吉一家:笑声中的四世同堂
硬座车厢里,来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的多吉一家不时发出欢声笑语。“这是我的奶奶,今年87岁,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这是我的男人、这是我的女儿……”多吉告诉记者,这个春节她们四世同堂踏上了期盼已久的拉萨之旅。
“春节过后不久就是藏历新年,我们一家要在拉萨好好走一走,看一看!”多吉兴奋地向记者诉说着拉萨之旅的憧憬。
刘玉全、朱园桂:眼巴巴盼望儿女团圆
硬卧车厢过道中,朱园桂和3岁的孙女面对面坐着,身旁下铺是老伴儿刘玉全。3岁的孙女一边踢着腿,一边无忧无虑地吃着零食,而两个年过六旬的老人却不时眼巴巴望着列车前进的方向。“这是我们第一次坐火车去格尔木,也是我们这8年来第一次和儿女过个团圆年!”刘玉全说。
刘玉全告诉记者,他家住化隆回族自治县查甫乡药水泉村,他的儿子和女儿都在格尔木工作,过年常常休息不了,3岁的孙女一直由他们老两口带着。今年过年,一家人总算是团聚了,30岁的女儿婆家还没着落,借这个机会,他要和老伴儿好好说道说道女儿。言语之间,刘玉全饱经风霜的脸上浮现出由衷的笑意。
金洪旭:漂亮时尚的“90后”乘务员
高挑的身材,清秀的脸庞荡漾着90后特有的活力。21岁的金洪旭是Z917次列车上最年轻的乘务员,工作还不满1年。“乘务员工作有时会显得单调枯燥,但我庆幸遇到了一个温暖的集体,现在几天不跑车,就怪想大家伙儿的。”爱美的金洪旭戴着双眼皮贴、打着粉色的眼影。
“做乘务员,一半时间在列车上。”金洪旭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不在家里过年,临上车前爸爸妈妈一直在念叨。等大年初一回到西宁,她会飞一般回到爸爸妈妈身边。
一路西行,约7个小时后,Z917次列车缓缓进入格尔木。陈卫做完清洁正在收拾洁具;多吉的女儿在妈妈怀里睡熟了;刘玉全、朱园桂老两口一个拉着行李一个抱着孙女早早等在列车门口;金洪旭对着镜子整了整妆容,拿着钥匙走到列车门前……
格尔木再往西,已是夜色深沉。沱沱河、安多、那曲、当雄,天色蒙蒙亮直至天光大亮。腊月二十九12点整,列车抵达终点拉萨。“明天,我们也可以往家赶了!”郑海玲笑着说。
马勇、王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