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尹正义
2016年12月1日,那天挺冷的,北京朝阳北路紧东边,某小区。这个大盗从家里出来,一如既往地穿着连帽衫,戴着大口罩,还有大墨镜,骑上自行车,去往城里方向。包裹得这么严实,他可不是为了防霾,而是为了作案。他怀里揣着巴掌大小、自己研究出来的撬锁工具,经过戒备森严的朝阳区看守所时,看了一眼,似乎没看够,又看了一眼,恋恋不舍的样子。往常,他是不看的,他忌讳这个地方,今天不知为什么。从他家一路跟踪而来的刑警暗笑:想进去吃窝头了?一定成全。
老旧小区频发窃案
2016年8月中旬,天气热得让人心烦,住在北京东三环沿线那些老旧小区里的人更烦:防盗门门锁被撬了。
被撬的都是比较高档的防盗门。笔记本电脑、手机、衣服等,什么都丢。最多的一户人家,一下丢了20万元现金,还有裘皮大衣等高档物品。开始时,还是隔些天发一起,等到了10月,窃贼开始频繁作案,两三天一起。
这些案子基本都发生在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辖区内,派出所、刑侦队民警及时赶到,拍照、找痕迹、询问事主……
但案子还在不断发生,办案民警在一个个相似的现场进行勘查。
警方的说法是专业性极强,也综合了这些案件的特点:用自制的一种工具,以蛮力将锁具破坏后入室盗窃,叫暴力开锁。
监控录像锁定贼踪
办案民警多次勘查现场后发现:9月中旬前,这个贼穿着同一双鞋,之后换了一双。民警判断:这是名很有经验的贼。
难道这个贼真就滴水不漏?
现在,很多小区都有监控探头,但老旧小区很少。民警把现场周围的人员访遍,但没有人看到可疑人员。事实证明,这个家伙专偷高层楼,为躲人从来不坐电梯。他用来装运盗窃物品的箱包都是从事主家就地取材。
办案民警在更大范围内开始搜索,现场没有监控录像,就在更大的圈子内寻找视频资料。还有一点,民警要把事主丢的物品特征印在脑子里。
11月3日,劲松地区再发案。在现场附近,有一个进出小区的必经之地,装着探头。警察立即调取录像,从中发现一名可疑男子。该男子上穿棉服,帽子扣得严严实实,几乎遮住了前额,大白口罩紧紧捂脸,鼻梁上还架着一副特大的墨镜。他的手里拉着一个蓝色拉杆箱出来了,还是低着头,像是出差赶路。然而警察却兴奋地喊起来:可找到你了。根据事主反映,他家丢的正是一个这样的拉杆箱。民警立即联系事主,事主当即确认:箱子就是我家的。
办案民警进一步调查后得知,该男子乘出租车离开,在地铁国贸站下车。
已形成盗销链条
办案民警继续跟踪发现,该男子乘上地铁10号线,转乘后在圆明园站出站,往圆明园南门走,和迎面走来的穿黑西服、挎黑色包的男子似乎很有默契。一句多余的客套话也没有,二人打开拉杆箱,看看里边的东西,给钱。“黑西服”拽起拉杆箱,走了。
一次快速盗窃销赃的过程结束了。
到此,办案民警掌握了嫌疑人的行踪。他们丝毫没有察觉。
很快,窃贼基本情况被侦查清楚,从外地流窜来京,男性,40岁左右,在东四环与五环之间有比较固定的住址,虽然是单独作案,但应当与较为亲近的人同住。从作案方式方法等看,属于智商较高的类型,而且有犯罪前科。
11月23日,办案民警在一处盗窃现场的监控录像里,再次看到了同一名窃贼的身影。民警跟踪发现:窃贼把偷来的现金存进了某银行自动存款机里。
大学生为报复走上行窃路
警方经过仔细排查,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进一步明晰:范某,吉林省梨树县人,大学期间因盗窃被判刑,刑满释放后不改,再被抓,再判刑,2016年7月刑满释放。暂住申报地为朝阳区某小区内。
转眼到了2016年12月1日,收网时机成熟了。从早晨开始,办案民警一直盯着范某。当天晚上,他拿着偷来的东西,装进就地取材偷来的箱子里,又是打车又是坐地铁,来到圆明园站,半路上就给收赃的嫌疑人打电话,那家伙也如约而至,交接地点在天桥上,似乎有意让过往路人看一场警察抓小偷的大戏。范某跟收赃的董某正在谈价,过来几个人,一下把他们控制住。范某一声不吭,也不反抗。老贼出身,心里明白怎么回事,更知道能有这身手的,也非一般便衣民警,到这份儿上,只有认栽。
坐在审讯室里,范某承认现案,其他的拒不交代。警察证据在握,告诉他:某月某日某时,他在哪里。他一听,警察都掌握了,就交代了40余起用自制工具暴力开锁的犯罪事实。
为何一名大学生会变成一个职业窃贼?范某说是这样的:20年前上大学期间,他本来可以被派出国留学,但一名老师从中作梗,顶替了他。他怀恨在心,自制工具,把老师家偷了。被抓,判刑,从此走上犯罪的不归路。他说的只是一面之词,但即便如此,也不能成为他危害社会的借口。
大盗遭擒,部分赃物被追回。东三环小区得以宁静。
警方提示
北京朝阳警方给您提个醒儿:
一、在设有门禁的地方,别让没有门卡的陌生人跟着您一起进小区,更不能让陌生人进楼门;
二、家中的财物一定妥善保管,不要在家内放置大量现金及贵重物品。如需暂时存放,一定放在不易被窃贼找到的地方;
三、家中一定要安装、升级防盗门和防盗锁;
四、小区物业管理部门要尽快安装、升级监控探头。
记者王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