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校园欺凌的拓展训练。 资料图
孩子在学校成绩如何、是否听老师的话、是否被“小霸王”欺负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家长们最为担心的。在今年贵阳市两会上,人大代表方屏就递交了一份“关于强化反校园凌辱的建议”。他建议邀请相关专家撰写《贵阳市反校园凌辱手册》,防治“小霸王”。
近年来,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社交以及网络手段,实施欺负、凌辱造成伤害的校园凌辱事件,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引起强烈的社会关注。去年4月,国家有关部门分别发文,要求加强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凌辱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去年11月11日,教育部等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凌辱和暴力的指导意见》。
相应地,贵阳市教育局、贵阳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也发了有关专项治理的通知,可见决心和力度之大。
但是,在校园的具体实施中,由于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存在差异,在实施中遇到一些瓶颈和困难。同样的凌辱行为,在不同水平的学校,会得到不同效果的教育防治,受凌辱者身心健康的维护也是不同的。
《意见》中说“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但必须要监护人同意,可是现实中一般家长都不愿意,导致个别“小霸王”有恃无恐,最终酿成大祸。
方屏是贵阳实验二中副校长,在今年贵阳市两会上,他建议邀请相关的专家撰写《贵阳市反校园凌辱手册》,便于教育部门、学校管理层、教师、家长、学生和第三方社会团体等明确校园凌辱的法律界定,便于责任的界定分析和事后处理。另外,加大兼职心理教师的培训,并将反校园凌辱工作细化,纳入校园德育网格管理,加大监督力度。方屏称这有可能是全国第一部反校园凌辱守则。
据了解,凡是蓄意或恶意对其他同学实施的、让受害者的身体和精神感到痛苦,而凌辱者感到某种满足的欺负、侮辱行为,都应当认定为校园凌辱,并进行专项治理。同时,要看到对校园凌辱现象进行治理,是学校的法定责任,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脱或懈怠。
(姚东 杨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