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杭二中收到了来自全国模拟政协组委会的通知:学校模拟政协社团学生的《关于急救设施和急救教育的推广普及的提高》被推荐提交到了全国的政协大会。据悉,这份提案是由杭二中、学军中学以及广东实验中学三所学校学生的提案融合而成,杭二中的学生主要负责当中关于“急救教育”这一块内容。
昨天,记者在杭二中见到了负责提案的6名学生,他们都是高二的学生。下周三,他们将到北京为提案做最后的完善,并参加新闻发布会,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为提案能在全国两会得到代表们的重视做最后的努力。
提案的内容侧重于生活细节
“其实提案里关于急救的内容,更多是侧重于生活的细节。”刘映辰是负责这份提案内容的主笔之一,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她也参与了问卷数据的统计,以及对相关专家、医生、老师、同学,甚至是家长的沟通交流。
刘映辰和记者聊到了提案中的一些关于“急救教育”的内容,比如上体育课时脚扭了怎么应对、被鱼刺卡住该怎么办、流鼻血了又该如何处理等等,“其实这些我们平时生活中都可能会遇到,但调查发现,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如何处理,或者处理的方式其实是错的。”
她举了个例子,流鼻血该如何处理?很多人认为要把头仰起来能止血,但通过和一线医生、专家的交流,刘映辰了解到,其实这个方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身体往前倾。
“前期的问卷调查,发现起码有90%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急救,要么只知道理论知识,不知道实际该如何操作。”这恰恰是刘映辰和同学会提出这份提案的原因,“基本医学常识的普及,能为我们进行有效的现场自救和互救提供科学的方法,将损伤降到最低。”
“模拟政协”是产生这份提案的缘由
事实上,在这份即将被提交到全国政协大会上去的提案之前,刘映辰和她的同学写过另一提案——《中学生医学常识普及与教育》,而写这份提案,是因为要参加浙江省首届“模拟政协”活动比赛。
据指导老师俞珊介绍,去年5月,学校向全校学生招募,参与省首届“模拟政协”的比赛,“通过面试等环节,最终招募到了12名学生,分成了两个小队,各自讨论确定主题,完成提案。”
参加比赛前,两个小队的成员在校内进行了PK,最终刘映辰所在的团队代表学生去镇海中学参加了比赛,“省赛进入全国8强后,又去参加了全国赛,最终拿到了最佳提案和最佳展示两个团体奖项。”俞珊说。
也就是在今年年初,他们接到全国模拟政协组委会的通知,要将他们的提案与学军中学、广东实验中学的提案进行融合,完成一份新的提案。
记者严斐 通讯员边玉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