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清洗卧具七万余件,乘坐在舒适的列车里,躺在干净整洁的卧铺上,无疑是出行中最舒心的。而在这洁白的卧具背后,是铁路职工的默默付出与坚守。近日,记者走进青海青藏铁路劳动服务公司西宁洗涤车间,体验高温下洗涤工人作业。
当我们走进整洁的车厢,看到摆放整齐、洁白无瑕的列车卧具,心里都有一种亲切感和温馨舒适的感觉。每天那么多的列车卧具,究竟是如何清洗出来的?需要哪些程序?这些都是我们平时无法接触到的,而这背后离不开铁路洗洗车间的洗涤工。
为了洗涤列车上的卧具,列车终到旅客下完,列车车底入库后,洗涤工的忙碌就开始了。负责接送卧具的货车从洗涤厂到车库,将装载洗涤一新的卧具送到列车上,同时拉回旅客用过的卧具,按照工作流程开始洗涤。卧具洗涤,首先要对卧具进行分拣,找出那些上面污渍非常明显的卧具,靠人工去污。由于一些乘客不自觉,将一些吃剩下的口香糖随意吐到床单上,还有一些乘客临下车时用床单甚至枕套擦鞋,这些污渍如果不除掉,很难通过洗衣机清除干净。
清洗卧具干净,每道程序都严格。清除污渍不同于机械化洗涤,要一点一点刷,直到彻底刷掉,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经过分拣的卧具,被运到洗涤区,特大号洗衣机一字排开,早已张开“大嘴”等待“进食”。两百多件洗涤物被“大胃王”一次性吞入腹中,经过40分钟自动化程序的翻滚“消化”,随着“滴”的一声轻鸣,完成了洗涤。
清洗卧具干净,看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这些日洗20多万件、重约21吨卧具的洗涤工,其实是“老弱病”。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因为照顾子女或者年龄偏大、身体衰弱等不适合继续在列车上从事列车员、服务员工作,转岗安排到洗涤厂的。这些昔日在火车上面对面服务旅客的职工,转到后勤岗位继续服务旅客,不少人还成了业务能手。也有许多老职工因为常年的工作,落下了一些职业病。然而为了列车的干净卫生,他们一直在默默坚持。
从脏卧具运送到洗涤车间,到干净送到列车上,见证洗涤工人的辛劳和不易。分工合作、流水作业,从分、拣、洗、烘、熨、叠,到清点装车的完整洗涤工序,保证了卧具备品的洗涤速度和质量。当旅客们走进整洁的车厢,看到摆放整齐、洁白无瑕的列车卧具,体会到的亲切和温馨,背后是整备车间员工的辛劳。
每年的春运铁路都是繁忙的。很少有旅客知道卧具洗涤工的存在,更是很少有人了解他们的劳动。然而,就是这群默默无闻的列车卧具洗涤工,默默无闻地用自己的劳动,为旅客提供整洁的卧具。这里虽然没有人头攒动的客流,但职工们一样忙忙碌碌,他们忙碌,是为春运提供有力的后勤支撑。
高温、潮湿、温差大,是这群洗涤工劳动环境的真实写照。虽然同处一个厂房里,却因操作岗位不同,机器设备温度不一样,职工们在劳动中不断地切换着冷暖模式。这群隐身春运幕后的洗涤工,虽不为人们所知,却用汗水在为旅客服务,这就是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这就是列车上背后的无名英雄。
记者严林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