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程家桥路80弄63号504室的葛凤仙是位盲人,又经历了丈夫早逝之痛,对生活非常悲观,住在一个楼栋203室的钱惠琴常常鼓励她、陪伴她、帮助她近十载,成为了葛凤仙的一双“眼睛”。
葛凤仙失明时还不到60岁,丈夫早逝,独子尚未成婚,生活的不幸令她一直十分消沉。在那些日子里,她的儿子一面要工作,一面要装修房子,还要安慰她,力不从心。钱惠琴得知此事,一次次来到葛凤仙家中,对她说:“大姐,你不要怕,以后我就是你的‘眼睛’。你不能垮掉,你还有儿子,你要撑起这个家。”被她这么一说,葛凤仙有点明白过来了,她必须重拾信心,振作起来,面对现实,坚强地生活下去。
钱惠琴经常来探望葛凤仙,帮她从冰箱里取食物,结好打毛衣的线头,帮她穿衣服等,不厌其烦。钱惠琴还会主动上门告诉她下雨了要收衣服,有时晾在阳台的衣服勾住了,或者掉下去了,她还会主动帮葛凤仙解决。她怕葛凤仙在家闷,邀葛凤仙去动物园散步,陪她买菜、配药,还非常关心她和她儿子的生活。钱惠琴在葛凤仙上下楼梯时总是搀着她,不断提醒她“小心台阶”。常年累月,她们的步伐都前后保持一致。钱惠琴经常在葛凤仙家里厨房擦洗灶具,这些活,眼睛看不见的葛凤仙很难做到。钱惠琴经常给葛凤仙倒水,帮助她穿外套,温暖的陪伴十年如一日。葛凤仙对生活又开始有了信心,钱惠琴就象一个小小的太阳温暖着她的心。对葛凤仙这个盲人来说困难多如牛毛,但只要她有所求,钱惠琴从不推辞,从不拒绝,连她的亲戚听说后都很羡慕她拥有这么好的邻居。
葛凤仙家里的姐妹每年会来看她一两次,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她儿子白天上班,葛凤仙日常的生活料理现在都依靠着钱惠琴。钱惠琴虽只是邻居,但这个好邻居,比亲人还亲。“金乡邻银亲眷”这句话在钱惠琴身上体现得非常到位。钱惠琴说,自己退休了,闲着也是闲着,葛凤仙是一个盲人,又没亲戚照顾,唯一能依靠的也就是乡邻了,做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算不了什么。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自己会一直这样,长此以往照顾下去,这不是负担,这是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