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
供水水源被切断 一乡镇断水四天
3400余名居民受影响,当地政府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恢复供水,并上报涉事村民的诉求
消防官兵为当地居民进行临时供水。 河池消防供图
2月18日起,东兰县三石镇全镇连续四天断水,3000多名居民饮水受影响。断水原因是当地部分村民关闭该镇水源地大门,导致水源地无法正常抽水。据了解,这些村民不满村子未申请到水利项目,希望能获得立项,同时要求全镇用水居民向村子缴纳一定水费。
连日来,当地消防官兵前往该镇为缺水群众送水50余吨。东兰县有关部门对此进行协调,并于2月22日采取强行措施,撬开水源地大门锁头,使该镇用水得以恢复。当地镇政府、水利部门有关负责人回应称,由于财政资金有限,水利项目须优先安排贫困村,但也将积极上报涉事村民诉求。水资源是国有资源,村民不得进行乱收费。目前此事仍在协调中
1 事件
自来水连续多天停供
2月18日,河池东兰三石镇人民政府相继接到三石中心小学、三石镇卫生院电话汇报,中心小学、卫生医院供水中断,学校教学、医院医疗等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希望政府马上帮助解决。
随后,断水现象延续到了乡镇其他单位。据了解,此次断水共影响该镇3400余名居民。
当地政府为了解决居民用水问题,立即向河池市东兰县消防大队求助。
当地消防部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派出6名消防官兵、1辆8吨水罐消防车赶往三石镇为缺水群众送水,解决居民的燃眉之急。
连日来,东兰消防官兵为缺水群众持续送水50余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居民的饮水难题,但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2 探因
村民因补偿等问题切断水源
发生断水后,三石镇政府派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情况。据初步了解,断水是因该镇水源地的大门被当地部分村民上锁,造成水源地无法正常抽水。
三石镇水源地位于该镇公平村板公屯,该屯距三石镇约1.5公里。
2月22日,公平村板公屯二大队村民代表黄青尤接受南国早报记者采访时称,部分村民之所以上锁,主要是由于不满政府部门未给村子修建水利项目。
黄青尤表示,公平村板公屯水源地位于该村一个岩洞中。早些年,村民们自费开发和启用了该水源地。政府有关部门考察后,认为该水源适合全镇灌溉及饮用,便将其列为三石镇自来水水源。当时,政府答应未来几年将给村子提供修建灌溉水渠等项目的政策支持。然而,近几年,村子的水渠很多都已损坏,造成水资源浪费,影响灌溉,村民曾向当地政府部门反映情况,但是未能引起重视。而其他乡村却能修建水利项目,并引用板公屯的水资源,一些村民对此不满,才采取关闭水源地大门的方式,以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
“此外,当年我们开发这个水源地,也耗费了一笔经费,政府部门也应适当进行补偿。”黄青尤说。
3 回应
水利修建资金优先照顾贫困村
连日来,三石镇政府成立应急工作组深入板公屯进行协调,承诺将协调上级主管部门申报相关项目建设,帮助解决灌溉问题。
“去年11月,我去板公屯视察过具体情况,该屯原本是可以修建水利的,但因为经费有限,就耽搁了。”东兰县水利局副局长韦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5年,东兰县水利局设计上报水利修建项目方案,并于2016年争取到了一笔经费对一些村屯进行水利维修,但是后来因为财政评审等因素,经费减少,这使得原本位于修建水利项目范围的公平村板公屯受到影响。
此外,根据自治区水利部门有关文件规定,2017年水利修建优先帮扶要脱贫的贫困村,板公屯并未被列入其中,其水利项目因此受到影响。
“我们有19个贫困村,但东兰县的经费有限。”韦宏说,他已逐层将板公屯村民的诉求向上级部门反映,争取尽快能按程序立项、申报、设计予以实施。
4 进展
执法人员强行开锁恢复供水
2月22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条“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和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引水、截(蓄)水、排水,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的规定,三石镇联合东兰县公安局特警大队、县水利局水政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对板公屯水源抽水房依法强行开锁、依法恢复供水,3400多名居民用水基本得到恢复。
三石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关于村民提出早些年开发水源地的一些费用补偿,镇政府已向上级部门反映,而部分村民提出乡镇居民用水须向村子缴纳一定提成的说法并不合法,因为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村民不得以水源地位于该村为由提出收费要求。
目前,对于当地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和相关诉求有关部门仍在协调解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