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开展延平区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治理工作以来,经过这段时间的集中整治,目前,延平区全区共拆除猪栏面积近217万平方米。
昨天上午,延平区太平镇政府组织力量对太平镇杨厝村最后一家生猪养殖场进行全部拆除。
据悉,这家面积有1万3千多平方米的养殖场拆除完后,原来有174家生猪养殖场的杨厝村真正成为了“无猪村”。而太平镇原有生猪养殖场550几家,生猪存栏量29.7万头,到3月1日该镇的生猪已经完全清栏,猪栏拆除工作也进入了扫尾阶段。
“我们全镇已经有百分之九十几的养殖场完全拆除了,还有一部分小的养殖场,受到场地限制,勾机很难进去,我们还在陆陆续续地拆除,预计在3月3日前,能够完成全镇养殖场的拆除工作。”太平镇副书记陈伟说。
延平区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治理行动期间,南平市组织了法院、检察院、公安、环保、水利、国土、电力等职能部门强化联合执法,从养殖场用地、生产、销售、用电等各个环节加大审查力度,下大决心对闽江上游各相关流域的养猪场全面拆除。
目前,各重点乡镇的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整治工作都取得了重要成果,猪栏拆除进展顺利。据统计,从2月7日到3月1日,延平区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整治中,全区累计削减生猪1945000多头,拆除养殖场2663家,面积近217万平方米。同时,累计完成河道清淤167.9千米。
“拆除过程中,我们也对26条抽样调查不合格的水域进行全面整治。一方面就是把流域进行清淤,然后在猪栏拆除以后再进行一次清淤整治,整治完以后,结合现行的河长制,每个断面交给各个河长负责,一个断面一个断面地交接,在保证河道清洁的同时,改善水源。”延平区副区长裴福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