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河北石家庄65岁的老人何信芳痴迷“农耕文化”,十年来收集300余件旧农具,其中大部分正在该市博物馆展出。在博物馆内,犁、耧、锄、耙、钝、辘轳、独轮车等各种老物件让人目不暇接。图为“百岁”立井水车。中新社记者翟羽佳摄
3月13日,河北石家庄65岁的老人何信芳痴迷“农耕文化”,十年来收集300余件旧农具,其中大部分正在该市博物馆展出。在博物馆内,犁、耧、锄、耙、钝、辘轳、独轮车等各种老物件让人目不暇接。图为何信芳(右一)与好友一同修复淘来的旧农具。中新社记者翟羽佳摄
3月13日,河北石家庄65岁的老人何信芳痴迷“农耕文化”,十年来收集300余件旧农具,其中大部分正在该市博物馆展出。在博物馆内,犁、耧、锄、耙、钝、辘轳、独轮车等各种老物件让人目不暇接。图为石家庄博物馆内,何信芳展示早期打鼠匣子。中新社记者翟羽佳摄
3月13日,河北石家庄65岁的老人何信芳痴迷“农耕文化”,十年来收集300余件旧农具,其中大部分正在该市博物馆展出。在博物馆内,犁、耧、锄、耙、钝、辘轳、独轮车等各种老物件让人目不暇接。图为用于运输的“铁脚大车”。中新社记者翟羽佳摄
3月13日,河北石家庄65岁的老人何信芳痴迷“农耕文化”,十年来收集300余件旧农具,其中大部分正在该市博物馆展出。在博物馆内,犁、耧、锄、耙、钝、辘轳、独轮车等各种老物件让人目不暇接。图为何信芳正在展示钉马蹄的相关器具。中新社记者翟羽佳摄
3月13日,河北石家庄65岁的老人何信芳痴迷“农耕文化”,十年来收集300余件旧农具,其中大部分正在该市博物馆展出。在博物馆内,犁、耧、锄、耙、钝、辘轳、独轮车等各种老物件让人目不暇接。图为清朝光绪年间的“扇车”。中新社记者翟羽佳摄
3月13日,河北石家庄65岁的老人何信芳痴迷“农耕文化”,十年来收集300余件旧农具,其中大部分正在该市博物馆展出。在博物馆内,犁、耧、锄、耙、钝、辘轳、独轮车等各种老物件让人目不暇接。图为石家庄博物馆内,何信芳(右一)与参观者交流。中新社记者翟羽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