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 (通讯员 张建武 记者 张源源)一起离奇事故,男子骑车途中突然摔倒离世;一个破碎家庭,失去了家中顶梁柱的孤儿寡母;一群好心民警,他们在查清事故、给家属真相后,又纷纷解囊帮助这个困难家庭,许下“孩子未独立,资助不会停”的诺言……这个故事,发生在交警三大队事故中队民警陶涛和他的同事们身上。
2013年8月,交警三大队接到报警称,在双龙街上,有一名骑电动车男子摔倒在路边。大队民警陶涛接报后随即赶往现场处理,并将摔倒男子及时送医,不过,这名男子经抢救无效死亡。
“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会在路上骑车摔死呢?”得知这个消息,男子的妻子陈女士几近崩溃。她来自扬州,在南京打工做保洁,家里还有2个孩子,一直靠丈夫赚钱维持生活。
为还原事情真相,陶涛调阅了沿途监控,对男子跌倒前后时间段的视频反复研究,还请来专家,一起对监控视频研判。与此同时,陶涛还在努力寻找事故的目击者。
事发后,警方曾接到目击男子跌倒的报警电话,但后续与报警人电话联系时,电话却怎么也打不通。找到报警人才能还原真相,陶涛先是赴报警人在安徽合肥的居住地,未找到人后又根据线索,当天驾车从合肥赶到江阴,一天内奔波千里,最终在一个小店里找到了报警人。
“报警人目击了事故发生的全过程,他的证言显示,这确实是一起单方事故,没有任何车辆跟死者发生过接触,这和监控研判的情况也是吻合的。”陶涛告诉记者,多方证据均排除肇事逃逸的可能,证实了事故原因。
按照正常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这起单方事故事实清楚,完全可以结案了,但在向死者家属陈女士发出事故处理认定书时,面对陈女士的哭诉,陶涛等民警坐不住了。
“死者的家属工资很低,原本靠丈夫养家,但这下感觉天都塌了。我们听了她的情况,决定上门去看一看。”陶涛说,在事故处理结束后,他回事故中队将陈女士的情况一讲,民警们先凑了2000元钱,“她的两个孩子都在上学,我们当时想着马上就要开学了,去送点钱,帮他们先度过这个困难时期。”
走进陈女士的家中,陶涛和同事们惊呆了,一家人住在鼓楼区马台街附近一个搭起来的出租棚子里,进门不过10多平米大,摆了2张床和一张桌子,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家具,没有一点孩子用的文具、书籍,玩具就更不用提了。“我家孩子10岁,跟这家的小儿子差不多大,当时看见这个情况,我心里面挺不好受,没想到孩子的生活环境是这样的。”陶涛说。
怀着沉重的心情,陶涛返回了单位,并将看到的情况向之前捐款的同事们反馈。“案子可以结,可是这个家庭怎么办?两个孩子怎么办?”陶涛和同事们商量后,决定对这个家庭进行帮扶,每逢开学前、过年前,陶涛都会将同事们捐助的钱物送到陈女士家中。
从2013年事故发生后开始,交警三大队事故中队14位民警帮扶陈女士一家已有4年。“这家里两个孩子大的上初中,小的才四年级,我们也商量过了,如果他们家庭条件没有明显改观,或者孩子还不能独立,这个帮扶会一直继续下去,哪怕我退休了,也不会停。”44岁的陶涛告诉记者。
2015年,陈女士的大女儿要升入初中了,在起初入学时遇到一些问题,又是陶涛替她跑前跑后,完成了入学的手续,帮助她顺利就读。
不久后,一封写着陶涛名字的信寄到了事故中队,这是陈女士的大女儿写来的,这个遭遇不幸却懂事的小女孩信中说:“警察叔叔,谢谢你们帮助素不相识的我!”这让陶涛深受感动。陶涛说,当初决定帮助这家人,一方面是看到了这家人当时家庭的困境,另一方面也是担心孩子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在经济上吃紧,在心理上也会有阴霾。“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这个社会的温暖,我们这些年做的事情,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