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只是地区性选举,但在反恐和安全成为法国首要任务之际,此次选举颇具全国意义。投票结果显示,国民阵线获得31%的选票,法国前总统萨科齐领导的共和党(LesRépublicains)和执政党社会党((PartiSocialiste)则分别得票27%和23%。国民阵线的历史性进展,将挤压传统主流政党的政治空间。
被迫向右
选民们对欧洲难民危机引发的经济萧条和安全问题感到担忧,对左翼执政党感到不满,更多人开始支持极右翼观点,甚至左翼社会党政府政策也被迫向右,采纳了右翼的一些安全和移民政策。
在此次选举中,国民阵线领导人玛琳·勒庞(MarineLePen)及其25岁的侄女玛丽安·马雷查尔-勒庞(MarionMarechal-LePen)分别在各自的选区中超越颇具象征意义的40%得票率胜出。玛琳表示对这“伟大的结果”表示欢迎,称这证明国民阵线“毫无疑问是法国的第一政党”。
有分析称,国民阵线是否为法国第一政党仍有待观察,但没有疑问的是国民阵线正成为法国三大政党之一。
此次目前执政的26个大区议会已执政6年,选举中逾4000万选民将从2万多名候选人中选出1910名大区议会议员。第二轮投票将于本月13日举行。所有在第一轮获得10%支持率的政党都将进入第二轮投票。
国民阵线的历史性成功在主流政党中引发是否应该鼓吹选民支持反对国民阵线候选人的激辩。
社会党领导人康巴代利(Jean-ChristopheCambadelis)称其政党将在第二轮投票时撤回勒庞所在区的候选人,并号召选民支持保守派共和党,以阻止国民阵线获胜。
但萨科齐却表示不会在关键的选举中对社会党“投桃报李”。他说:“我们必须聆听和理解法国人民的愤怒。”
勒庞则表示并不担心社会党的计划,但承认“事情显然将复杂一些”。
左右之争
从法国的政治生态来看,主要有六大政党,左右阵营旗鼓相当。
其中,目前执牛耳的社会党是为左翼政党,这个前身为1905年成立的“工人国际法国支部”的政党是法国执政党和国民议会第一大党。2012年5月,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当选法国总统,一个月后在立法选举中获胜,目前在国民议会中拥有287个席位。
同属左翼阵线的则是法国共产党,曾是法国大一大党,近年来逐渐沦为边缘小党,但依然在国民议会中拥有9个席位。
法国右派政党则以两大党派领衔:共和党和国民阵线。共和党是法国主要反对党,同时占据参议院第一大党和国民议会第二大党的地位。国民阵线则比共和党“更右”,属于极右翼政党,早在1986年议会选举中就首次进入国民议会,目前在国民议会中拥有2个席位。
除了上述两党,拥有国民议会中18个席位的欧洲生态党—绿党也属于右派政党,规模相对较大的民主与独立派联盟则属于中间派政党,在在国民议会中拥有30个席位。
可见,目前法国六大主要政党呈现两左、三右、一中间的格局。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查询历史资料发现,法国政坛近30年来的一度出现左右翼政党连续多年执政的现象,比如左翼政党领导人密特朗就在法国总统位置上坐了15年,他的接任者、来自中右政党的希拉克则执政了13年。但此后,中右阵营的萨科齐只当了一届总统,就被来自左翼政党的奥朗德击败。
分裂和逆袭
无论法国新一轮左右之争的结果怎样,这个叫玛琳·勒庞的女强人再度成为全国关注的政治明星。47岁的玛琳是法国极右翼阵营的代表人物。有媒体分析,此次地方选举的强势表现,为勒庞参选法国2017年总统大选提供了跳板。
勒庞2012年就参加了法国大选,她曾在第一轮投票中拿到了17.9%的得票率,尽管少于奥朗德和萨科齐,但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政治号召力。
在成长为政治明星的历程中,勒庞诠释了什么是传承和决裂。2011年起,勒庞出任国民阵线第二任主席,交出接力棒的正是她的父亲老勒庞。长久以来,老勒庞是勒庞家族以及法国极右翼阵营的代言人,他曾在2002年与希拉克竞选法国总统但被击败。
老勒庞没有想到,他在交出国民阵线领导权后,居然被女儿“扫地出门”。今年8月份,87岁的老勒庞被国民阵线开除出党,这背后是父女的部分政治主张不同。尽管国民阵线代表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煽动排外情绪,但在选民中人气上升的玛琳试图使国民阵线摆脱种族主义和反犹太形象,这就是为什么老勒庞因为多次发表反犹太言论而被开除出党。女儿是否能踏着父亲的肩膀入主法国总统府?2017年将看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