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12日电 电视剧《父亲的身份》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5月11日,该剧主演俞飞鸿、曹卫宇做客人民网娱乐面对面栏目,畅聊电视剧幕后故事。
《父亲的身份》由高群书执导,金海曙执笔,陈建斌、俞飞鸿、冯恩鹤、曹卫宇、齐溪等人主演,由于气质冷峻大气,情节环环相扣,谍战气氛甚是扣人心弦,《父亲的身份》被指为是中国版《国土安全》。不过这部国产谍战剧事实上的卖点除了谍战的凶险外,还埋藏着深深的亲情、师情以及友情等成分在里面。也正因此,本剧近来热播也频频收视走高,被称为是再造“谍战剧高峰”。
以下是访谈实录:
俞飞鸿挑战“冷酷女军人” 自曝生活中很固执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人民网视频访谈。近期在央视一套热播的谍战剧《父亲的身份》 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今天在直播间非常荣幸地请到这部电视剧的两位主演,他们分别是:俞飞鸿老师,欢迎你。
俞飞鸿:人民网的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俞飞鸿,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
主持人:还有一位是曹卫宇老师,欢迎你。
曹卫宇:主持人好,人民网的网友们、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演员曹卫宇,我是第二次来人民网作客了,非常高兴。
主持人:曹老师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以后俞老师也要多来。其实说到这部剧,大家很关注,俞老师在其中演的是反面角色,俞老师在我们心中一直被看成是特别美的角色,这次是有专门要挑战一下的意味在其中吗?
俞飞鸿:演员的职责是尽可能多面地塑造角色、塑造人物,这个人物确实对我来说很新鲜,也是第一次尝试这样一个军人的形象。
主持人:其中一直是很干练的形象出现,不管是侧面、正面,45度,都是有棱有角这种,这在造型上也有一些突破吗?或者有一些细致的考虑吗?
俞飞鸿:这些可能是高群书导演一些比较细致的考量。其实这个人物比较多的出现是穿军装,便装也是以男装为主,可能她很少有穿女装的时候,戏中只有一场出现她穿旗袍,也是去跟一直追求她的恋人去相会,只有这么一场戏。这个人物是比较刚毅的,有点刚愎自用,但是在工作上又是挺有能力的。她为了自己的信仰、理想,虽然这个理想可能站在我们角度来看,正义的对立面,但是从她的角度,她是比较坚持的,所以她会有一些心狠手辣的行为。她在这个剧中基本上是以军装和男装的形象出现。
主持人:造型上她没有太多的表现,在表情上也要表现出很冷冷的、很理智的形象来示人,塑造这样的角色是否很有挑战,我们该如何演绎她内心的变化呢?
俞飞鸿:可能有很多内心戏,更多的可能是从你的眼神里面,从很细微的动作里面去表现这个人物。尤其是在战争年代,又是敌对的两方绝立的状态下,包括郑翊这个人物,包括俞北平这个人物,说话都是非常谨慎,包括吴昆才这个人物,吴昆才这个人物还有官场里面的互相争斗,说话都是非常谨慎,或者他说的话其实是另外一个意思,或者隐藏别的意思,或者他的想法不能直接表达出来。
主持人:在这其中让你觉得最挑战的是什么样的地方呢?
俞飞鸿:我觉得你怎么不那么片面的、比较完整的表现一个所谓心狠手辣的反面人物,我觉得不能给她脸谱化,她做的事情要找到根基,她是有原因的。而不是说有些戏是做事,剧本里写的你是什么你就做什么,你不找到人物根基,就是非常扁平的。在这部戏里,她又是这样一个反派人物,你也要给她的所作所为在她的立场的合理性,这样才能让观众看得下去,这方面还是很有挑战性的。
主持人:找根基的过程,对于你来说痛苦或者困难吗?
俞飞鸿:倒不是困难,确实要花很多心思进去思考,包括去跟导演讨论,背后的东西要带出来,除了她在信仰上,这个人物戏中也设置了她在情感上,她的弟弟,就是这种亲情,加入这样一些东西,就会给她身上,你会觉得理解她,从她的角度,你并不认同她,但是可能会理解她。
主持人:你觉得在郑翊这个角色这个人物身上有没有某些点是跟自己比较有共同处的?
俞飞鸿:可能试图把自己性格当中哪怕有一丝一点和人物接近的地方去放大。比如固执,这是可以找到。
主持人:生活中,俞老师也是比较固执吗?
俞飞鸿:蛮固执的。我可以把性格中的一部分,在这个角色人物当中去放大。
曹卫宇谈选角小插曲 和俞飞鸿“抢”角色
主持人:问一下曹老师,是好友,又在剧中,并且还有很多在一起搭戏的地方。能否说一下在什么背景下接触到这部戏?
曹卫宇:什么背景下,在电视剧无比繁荣的背景下接到这部戏。
主持人:我们发现曹老师每年参演的戏非常多,各种题材的,各种年代的戏都有您的脸庞在其中出现,这部剧是哪里吸引到您?
曹卫宇:首先,我和投资人张小波先生、高群书导演,私底下是好朋友,包括俞飞鸿老师,当他们有这个项目的时候他们首先就会想到我和她,其实特别容易的参与到创作集体中去。原本我是心有所图,我很想演陈建斌这个角色的,毕竟是男一号,钱也挣得多,戏也多。
主持人:更主要是和好友能搭戏。
俞飞鸿:他开始是挺排斥。
曹卫宇:不太喜欢。其次是我挺喜欢她这个角色。
俞飞鸿:我这个角色本来是男的。反男一号也行。
曹卫宇:结果变成女孩了,俞飞鸿老师演了,我又没有机会了,所以只好去演这个角色。
俞飞鸿:我看完剧本的时候,我就跟曹老师说,我想把吴昆才还给你。其实没有,我觉得吴昆才这个角色挺出彩的。其实曹老师一开始有点抵触,他人太好,什么都站在正面,他觉得吴昆才是小人,其实从角色塑造的角度,因为他可能看这个角色会有带入感,他不太喜欢吴昆才一些言行。我们作为旁人,在看的时候觉得这个人物更完整、更丰富。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虽然可能这种行为不是曹老师生活当中认同的。曹老师是一个很正派的人。但是,在角色,你看戏,看剧本,会觉得这个人物出彩。
主持人:他会很吸引大家的目光。
俞飞鸿:对,他可能更真实一些。有些人未必是自己那么狡猾、圆滑,或者环境逼迫他不得以。吴昆才也是,在敌对双方,又是战争年代,他在国民党自己内部又是很腐败的环境当中,他要保住自己的位置和性命,有性命之危的,所以他不得不去周旋,需要圆滑,否则小命难保。
主持人:我觉得吴昆才身上是属于故事特别多的,这么多故事的人,他的性格又和曹老师本人的性格相差这么远。在把握这么一个人物角色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样的窍门?
曹卫宇:没有窍门。
俞飞鸿:邪恶的小我全部放大出来。
曹卫宇:说明我是一个演技派、实力派演员。确实跟我性格本身是有很大差距的,就像俞飞鸿老师说的,我们演员的最高任务是什么,是塑造角色,我们作为演员是不能爱自己的,我们要爱角色,这是一个做演员最起码的要求。你不爱角色,你没法去揣摩角色,你也揣摩不到角色的内心,也理解不了这个角色为什么这样做,所以就没有办法展现。就是基于爱角色胜于爱自己,才会有现在这种结果。没有什么诀窍,首先剧本的基础是不错的,一剧之本,提供的人物关系、人物设计,包括结构,都是有很好基础的。包括导演也好,在二度创作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很好的基础来进行我们的创作。
我说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的技巧呢?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我们在演戏的时候是做减法的,大道至简,我们是做减法的。你捕捉到一个人物的行为线,只要抓准了人物的行为线,并且能够化在你身上的时候,你所有的一切都是对的,无关你的表情,无关你的内心,所有都是统一的。
主持人:是心底最深处对他的一个认识,志向很到位,并且很精准的。
曹卫宇:演员必须要掌握到两个力的体现,一个是理解力,一个是表现力,理解力是在前面的,首先得了解这个剧本讲什么,了解这个人物担当什么样的功能,这个人物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是所谓的理解力。理解力有深有浅,这关乎演员的个人修养,在这个基础上还有表现力,如何把你认为你理解的正确的或者是符合人物的逻辑的行为,如何很完美的把它表现出来,这两个就非常非常重要。你要说到这个角色,这个人物实际上无论是什么样的阵营,都是有这样的人物,他是中层的一个小干部,有一点点小小的实权。当这样的人,他的出身又没那么好,努力爬到这个位置的时候想固守的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手里握住的权力,以及权力背后带来的利益和欲望握在手里。他不像俞飞鸿老师扮演的郑翊,也不像陈建斌老师扮演的俞北平有那么崇高的信仰在,我没有,我只是保住我这个饭碗不被扔掉,能往上走一步走一步,走不了保持现状。能捞点是点。
主持人:我理解曹老师说的,对于他来演吴昆才的一个灵魂所在。
曹卫宇:这种人物,无论是哪一个阵营里头都可以看得到,比比皆是。
还有一点,这个人物,要我理解,这个人物的情商是非常高的。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所谓情商,实际上是让你接触的人、周围的人都觉得舒服。在这个戏里,我把握这一点,无论是我在这个局里,我是有对立的一面的,蒋维民对我不好,总给我使拌子,他后面有靠山。宋强也是,他是那条阵营给我使绊子的。虽然我是他们的上级,但是我仍然保持客客气气,很礼貌、很尊重他们的,而不是颐指气使地去跟他们说话。这就是这个人的情商所在。他会照顾到,虽然我跟你在见解上、作为上不一样,但是我和你保持和和气气,所以这个人就是能够在中层干部上能坐稳并且坐牢。当然,根据剧情的发展,他有一个悲摧的小舅子,爱姐夫胜过爱党国使命的小舅子,他不是一个神一样的队友,他是一个猪一样的队友,他经常干一些错误的事情,就把我拖下水了。所以,这个人物从这一点来讲是非常有趣的。
主持人:我觉得真像他们说的,在演这个角色不是演这个角色,而是对这个角色理解有多少。像曹老师说的理解多少,再一个是如何去表现,可能真的能把人物活灵活现的塑造在大家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