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说改编,从去年的上海电视节开始,就频繁地被提及,成为各色论坛、行业大佬口中的关键词。这一年来,“改编热”已被爆炒到空前泛滥的程度,很多业内人士甚至已经开始反感这个词。
然而,今年还是一样。光企鹅影业、华策影视就一口气公布了近50部原创小说改编剧目,导演高希希也变身企业家,带着13部改编剧亮相电视节……疯狂的背后自然是版权费的急升,腾讯视频版权合作部总经理韩志杰告诉记者,如今原创小说的版权费较3年前激增30倍,慈文传媒董事长马中骏也透露,顶级作品,报价到三五千万都不稀奇,“良莠不齐的市场,需要我们理性判断”。
经典原著应经历市场测验
面对原创文学改编的狂欢,作为平台方的腾讯视频版权合作部总经理韩志杰忍不住向记者吐苦水,调侃“卖肾”才能买得起,“3年前《甄嬛传》的版权费不过30万,去年这个数字涨了10倍,今年涨到了30倍!”
虽然顶级作家的小说版权报价已动辄三五千万,但作为制作方,慈文传媒董事长马中骏仍认为不该把原创文学视为“毒瘤”,“天价还是因为市场上的优质资源太少,大家一时间接受不了(高价),没想到市场需求来得这么快”。著有《龙族》、《九州·缥缈录》的作家江南,已被平台方和制作方供为“食物链的顶端”,“我找了他几年都不卖给我,还有别的影视公司和他谈,小说价格自然水涨船高,这是正常理性的。但若是并不优质的资源版权费也炒到‘天价’,那就不理性”。
进击文化传媒总经理陈益韬的观点也比较类似,他昨日告诉记者,“原创文学,大家不一定要视之如狼虎,作品本身没有罪,有罪的是不懂内容的制片人和导演,他们把好的原创文学活生生毁掉。”唐人影视总裁蔡艺侬也曾表示,很多所谓的“原创文学”根本不成立,因为未经过市场的测验,“现在大家都没搞清楚经典原著(即IP)是什么意思,经典原著是拥有一个广大的用户群、本身知名度非常高的作品,而不是随便买一个小说,可能还没被市场印证过就说是强文,现在大多数人已经有一点模糊了。”
万合天宜CFO陈伟泓则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内容,最近他谈了好几部小说版权,但无论是什么小说,“最重要的是你要原创”,“如果大家都是在市场上用钱来组局,比如演员不是我的、原创小说和编剧都不是我的,拼到最后都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