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蒋波)近两年来,一方面资本越来越多的加入电影内容制作中,另一方面一部分制作公司也进入资本市场,如何对资本和泡沫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6月12日,在上海电影节开幕论坛上,阿里影业CEO张强、万达院线曾茂军、博纳影业于冬、华谊兄弟CEO叶宁和导演黄建新对资本与电影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资本将改变电影产业模式 “但拒绝赚快钱”
随着近两年大量资本的进入,中国电影行业呈现出高速发展趋势。2015年,中国内地电影总票房超过440.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7%,成为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如果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中国有望在三年内超越北美,跃居全球最大电影市场。
黄建新表示,资本对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是有重要作用的,“前几年中国电影全年票房突破100亿元,我作为电影人很兴奋。但是在资本眼里,这个数字还是太小,有人告诉我中国票房达不到300亿,根本就谈不上产业化、工业化。”
阿里影业张强认为,资本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同时很多新型的企业形式也是由于资本的入驻才能够得以发展。投资者看中的应该是项目的价值,只有不断的进行价值投资、理性投资。
万达影业CEO曾茂军有自己的观点,目前越来越多的资本介入,也产生了两大问题:“一个是挣快钱的心态。挣快钱的资本涌入,会让更多人对内容的关注度不够,造成观众进电影院看到越来越多令人审美疲劳的爆米花电影;另一个问题是电影的过度资本化,比如一些资本利用复杂的金融工具去挣电影衍生出来的钱。”
影视行业被资本注入 “泡沫可以被挤破”
中国电影市场的高速发展,进一步吸引了资本的关注。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在电影与娱乐行业,中国企业共计发生了125起并购,并购总金额高达927亿元,成为国内资本市场投资并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资本是趋利的,大量资本的进入必然会导致电影行业出现泡沫,影响到电影投资、影院建设,甚至电影票房都有可能出现虚高,“去年440亿元的票房,其中有不少是各大平台的补贴。”
张强认为,资本泡沫是有的,但并不认为电影票房有泡沫,“高票房和电影票补有关,今年我觉得这个力度在减弱,刚好最近电影质量又不是特别好,这种周期性的波动和疲软是很正常的。”电影并不是刚需,出现波动很正常,张强认为,中国票房在未来5年保持年30%的持续高速增长是可期待的。
对于影院的投资建设,曾茂军认为谈泡沫还太早,中国银幕数量目前还不到4万块,按照美国的万人拥有银幕数,中国可以容纳11-12万块银幕,“考虑到上座率的差距,中国银幕数达到8万块左右比较合理,我预计国内银幕的增长,在超过7万块以后才会开始放缓。”
博纳影业于冬认为,从行业的角度看,中国电影现在是最好的时候,电影行业应该有效的利用资本,借助其强大的推动力取得发展,而不是仅仅依赖资本,“泡沫迟早会挤破,但价值投资永远是最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