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杨说画
余友涵 《圆》
中国艺术批评家们将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中国绘画领域,划分为东方“中国书画”、西方“写实绘画”和“当代艺术”三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三个系统在不同时期产生,却又同时并存,既互相矛盾也互相渗透。其中,“中国书画”基于中国东方美学传统,地位无可撼动,然由于派系众多,造成旁支林立。而同为西方美学阵营的写实绘画与当代艺术,则因历史阶段,发展时期与绘画观念不同,又分属写实与当代两大画派。写实注重古典,当代注重观念,两派之间既相互冲突,又相互借鉴,使得中国绘画犹如艺侠世界的画派江湖。
刘小东《脆弱小绳》
走向时尚先锋的当代艺术
世界当代艺术自上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经历包括新波普主义、当代抽象绘画、新表现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艺术运动,安迪·沃霍尔、罗伯特·劳申伯格、马克·罗斯科、杰克逊·波洛克、塞·汤伯利、安赛尔姆·基弗、马库斯·吕佩尔兹、乔治·巴塞利茨、格哈德·里希特等国际当代艺术大师,对世界乃至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西方审美标准的影响下,中国当代艺术自1979年“星星美展”创办以来,到“85美术新潮”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体系,使得“当代派”迅速崛起,其速度之快,关注之高,举世瞩目。
蔡磊《毛坯之三》
目前,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不仅有“四大天王”张晓刚,岳敏君,王广义,方力均,又有“新四大天王”刘小东,刘野,刘炜,曾梵志,以及蔡国强、丁乙、毛旭辉、尚扬、石冲、王兴伟、夏小万、王川、王音、叶永青、严培明、杨少斌、余友涵、张培力,赵半狄、周春芽、张恩利、郑国谷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之后,70、80年代的后起之秀也开始逐步成长,陈飞、陈可、蔡磊、段建宇、高瑀、黄宇兴、贾蔼力、李松松、刘韡、欧阳春、秦琦、仇晓飞、宋琨、王光乐、韦嘉、谢南星、徐渠、徐小国、尹朝阳、赵要等青年当代艺术家们大有追赶前辈之势。使得时尚前卫的当代艺术,吸引了大批青年人的加入,伴随着外部资本热钱的不断介入,当代艺术依然成为中国流行文化的代名词。
王音 《沙尘暴》
热闹与浮躁的当代艺术争论
当代艺术作为中国艺术领域重要的新兴力量,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树立起自己的画派大旗。但由于历史发展较短,又受西方现代绘画观念影响,加之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于是乎演艺明星们也开始纷纷试水,其盛大的个展场面与耀眼的嘉宾明星,就连艺术家也自叹不如。其热闹程度让商界大佬马云也忍不住与曾梵志合作创作《桃花源》油画处女作,并在2015年10月香港苏富比拍出4220万港元的天价,为受雾霾影响的环境,带来一丝世外桃源般的绿色憧憬,但也使得整个“艺术江湖”为之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