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宏林这些天常常熬夜,忙着筹备公司几部电影在院线与全网发行的相关事宜,手头还有待写的剧本。记者见到郑宏林时,他略显疲惫,但言语间还是透露着喜悦,“上瘾了,不怕坐在电脑前的寂寞。只要把事情做好,通宵达旦赶进度都无妨”。
出生于1992年的郑宏林,2014年北上来到北京,加入北京鑫影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始正式投入到影视行业。2016年初,他和李红健共同创立的北京彩云映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如今,这个公司在业内已经风声水起。在很多人看来演艺这条路并不好走,但他觉得,做不了荧屏上耀眼的那颗星,就努力做名幕后“推手”,成就自己的梦想,也可成全更多人的梦想。
影片剪出新活力 剪辑师要耐得住寂寞
郑宏林,祖籍云南昆明,大学就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曾进修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目前在身兼剪辑师、编剧、导演、影视航拍师等职位。郑宏林说,他大学期间就想投身影视行业,经常参加一些视频短片的拍摄与制作。“后来得知入这一行的门槛很高,于是开始系统学习影视制作、剪辑、编剧等。”郑宏林告诉记者。
参加工作以前,郑宏林的作品就屡见报端。2013年,他参与“下南洋,看中国‘亚洲之星’”大学生视频剪辑大赛,作品入围大赛评比单元,并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这是郑宏林接触影视行业以来,第一份荣誉,所以与记者谈到这个部分,他也格外兴奋。
“做影视要仔细,剪辑师更要耐得住寂寞” 郑宏林告诉记者,剪辑师的工作很枯燥,以前是剪胶片要用剪刀,现在是坐在电脑前剪辑,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如一部90分钟的影片,每秒钟24帧画面,每帧画面都要精剪,工作量很大。
操刀多部作品 跑现场只为剪出更好的片子
这些年,郑宏林一个人在电脑前不知度过了多少个白天和夜晚,而他的努力和认真,也将自己从影视幕后的门外汉蜕变成了一名新生代优秀的剪辑师、编剧、导演、影视航拍师。
郑宏林操刀过多部影视作品,电影《丧尸屠城》系列、悬疑惊悚短片《脱线》、短片《水上人家》等在业界反响都很不错。他说:“一部电影讲好故事非常重要,这也就需要剪辑师对叙事和人物有深入的理解,有讲好故事的能力。”在郑宏林看来,做影视确实是一件苦差事,自己没少吃苦,也有不少辛酸往事。
有些不寻常的经历让郑宏林也记忆犹新。记得2015年参与制作电影《丧尸屠城》系列时,郑宏林出任剪辑、调色师、航拍手一职。为把剧中特效镜头剪辑出更唯美的效果,郑宏林专门跑去盯现场。“这个动作幅度不要太大。”“怎么拍,作为特效师,我有发言权。”在现场,他有针对地提出了很多建议。不过,在片场坚持意见时的尴尬场景,回想起来仍感到不容易,“尽管有分歧,我们都怀着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把影片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