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角哈林
“在以前的节目里成绩还是很好的。”当自己的学员汪晨蕊落败时,那英这样说。“以前的节目”指的是“中国好声音”,那英四年三冠,这当然是那英最引以自豪的事儿。
事实上,这就是那英作为导师的法宝,她把学员与对总冠军的期待紧密联系起来,构成那英成功学或者说那式鸡血。这些鸡血为何屡试不爽?它鼓动了竞争,目标明确、干劲十足,契合了选秀节目的本质。
那氏鸡血
与那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哈林。当杨美娜兵败时,他鼓励东北妞,“你将来一定行!”没有惋惜,没有像那英那样怀念辉煌的过去,只是鼓励她,放眼未来。
这届“中国新歌声”,那英蔫了,汪峰笑了,获得总冠军的是皮裤战队,获胜的是民谣歌手蒋敦豪。问题是,为什么哈林从未有一个总冠军为他加冕?
这可能就触及到选秀节目的本质了。如果说说那英相当程度地契合了选秀比赛,那么,土酷司机觉得,哈林是在消解它。无论是本人个性,还是在选秀辅导过程中,哈林都强调“快乐”,强调“嘻嘻哈哈玩音乐”,重点在于玩,而不是竞争,更不是各种缠斗。
哈林
谢娜说哈林“和你在一起,不管是台上台下,都能感受到无比的快乐”;在音乐上,哈林以老顽童的面目行世,传达的同样是快乐。“中国好声音”时期,哈林就说:“在音乐上不断做新的尝试是我最大的乐趣与动力”,也因此,我们记住了吴莫愁。节目改名后,现在,又记住了杨美娜。
为什么会记住杨美娜?还是哈林的编排与培养。决赛之夜,她唱了一首五月天的歌《倔强》,用乐评人耳帝的话来说,“这首改编很不错,跟她之前的《当》一样,无论是家喻户晓的旋律还是大流行的卡农走向,和弦编排的都非常有新意,听不习惯的人会以为主歌在跑调。”
杨美娜
对于选秀节目,耳帝说过一段话,土酷司机很是赞同。他谈到中国新歌声学员万妮达时说:“选秀真正该选的就是一个人的心性,而不是能力,能力是努力的结果,心性却是属性上的出众,它决定了一个人唱歌与做音乐的档次……”
哈林正是这样做导师的。他用各种精心的改编、编排来激发学员,让学员玩起来,享受音乐,至于比赛,只是一个放飞自我、张扬心性、“嘻嘻哈哈玩音乐”的平台。
哈林的学员吴莫愁以个性走红
也就是说,作为导师,哈林导向的,是心性,是音乐本身;那英导向的,是名利,是总冠军。
哈林学员得了总冠军,不意外;不得,也不意外;从来没有得过,那就更不意外了。是的,土酷司机只想说一句:哈林玩音乐,不需要总冠军的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