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娜 德 波伏娃曾在《第二性》中提出了著名观点: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
她是指女人身上所承载的很多固有角色和行为准则是由男性主导的社会强加于她们的,鼓励女性打破社会成见、习俗观念及自身观念的束缚,去追求有自主意识的生活,从“他者”成为“主体”。半个多世纪过去,女性依然在为这种“做自己”的自由努力着,幸运的是社会逐渐开放,给予了越来越大的空间。
模特行业对高瘦美的严苛要求常常被女权主义者诟病为是对男性审美的迎合,对女性的物化。在最近一档由爱奇艺自制的综艺节目《爱上超模3》中,提出了“重新定义超模”的理念。
如何重新定义?就像女人不应该只有妻子或母亲的角色,超模也不应该只是一种样子。《爱上超模》第三季全部启用素人选手,并且没有对选手身高、背景设置任何限制,就是为了用多元化来重新定义超模。这种理念的突破不仅仅是一档综艺节目的改变,背后反映出的是对社会审美多元化和女性意识觉醒的倡导。
在已经播出的三集节目中,我们看到了14位外形各异、性格不同的女孩子,勇敢地表达真实的自己,用行动爱着自己。她们身上所共同的特点是自信,每一个女孩展现出的自信光彩,令人动容。
拒绝“看脸”,推广多元化审美
时下流行说“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而那些被追捧的面孔却都是一样的锥子脸、大眼睛、粗平眉、翘嘴唇,仿佛流水线上标准化生产的一般。这样真的就代表了这个时代的审美吗?
当我们把目光放到国际上,却看到了各不相同的面孔。高矮胖瘦、圆脸长脸、大眼睛小眼睛,不同的面孔和身材都能被称赞是美的,美从来都不应该是整齐划一的,罗素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美也是一样。因此中国时尚界要与国际接轨,第一步就是要推进审美的多元化。
Kate Moss那样的长相和身材过去在中国是绝对不可能红的,像吕燕、刘雯、孙菲菲等不太符合中国式审美的超模都是先在国外走红之后,才被国内市场所认可,但现在我们都觉得她们很美,说明中国社会正在接受多元化的审美标准。
《爱上超模3》的重新定义超模正是在做这样一件事,选手的多元化正是旨在打破流水线式的审美,借助爱奇艺平台超强的传播力和《超模》的影响力,积极倡导美是多样的,促进中国社会审美与国际接轨。娄清、彦禹博、周君怡等并不符合传统中国式审美或超模定义的选手,不仅获得了外国评委老师的肯定,也获得了越来越多观众的肯定和喜爱,说明我们的社会更加开放、包容和进步。
天生矜贵,自信闪耀:女性意识觉醒
通过这种对多元化审美的倡导,《爱上超模3》也在向观众传达一种信息:每个女孩都有独特的美,女孩应该更爱自己,自信让女孩更美。
她们中有跨性别模特汪欣蕾,“女性年龄”只有九岁的她却有不输任何女孩的自信甜美,在玻璃天桥上踮着脚尖的走秀让她散发出令人惊叹的光芒。
可塑性极强的娄清,曾作为爆红网剧女主被网友评价为比男主更像男人,但她对自己非常自信,这种自信让她能够驾驭各种造型和拍摄主题,被评委评价为“有高级感的时尚长相”。
元气少女周君怡,身高一六八、气场一米八,与比她高出一头多的对手一起走红毯也丝毫不输气势,谁说不够高就不能当超模,Kate Moss也只有168cm啊。
外形极具个性的彦禹博,她的长相按传统审美甚至可以说丑,但年纪轻轻她并没有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她爱自己的样子,所以我们看到的她散发出自信的美,Yu Tsai老师说她是那种让摄影师灵感迸发的模特。
最具争议的选手钱凯丽,第一集就因为坚持自我惹怒了摄影师,第二集一句“我不是中国人”不仅惹到了老师们也惹怒了网友,真是为她捏了一把冷汗。但强硬的外表下是自我保护的壳,浑身是刺是因为不够自信。她那一句“如果我都不爱我自己,谁会爱我呢”令人印象深刻,第三集我们看到了她在变得柔软、谦虚起来,相信重拾自信的她会更好。
还有气质辣妈韩红盼,在爱人和家庭的支持下重拾梦想,真正打破了社会角色的束缚,母性让她拥有与其他选手不同的光辉。
爱化混血妆的康雅馨,带着网红的标签参加比赛,以强大的自信和出色表现获得了评委和对手的认可,向超模更进一步。
……
这些姑娘让我们看到了每个女孩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以及自信是如何让平凡的女孩发出不平凡的光芒。可以看到节目中的她们都很自信,并且越是自信,在面对挑战和竞争时的表现就越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