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易货嘀成果领“鲜”
首先先看来一组数据,截止11月4日,易货嘀共签约企业级客户近20家,订车数量数百台,储备司机数百人,仅在杭州一地就一次性预留50000平米的仓储空间,为双十一做准备。各城市相继传来客户签约爆满,运力吃紧的消息。为了尽量满足客户需求,易货嘀各城市业务团队加班加点,一边积极找车找司机,一边加紧运力培训。如果说双十一是全民狂欢的话,那易货嘀近段时间的工作常态,则展现了物流人不为人知的艰辛一面。
幸运的是,易货嘀有一支能吃苦、能打硬仗的队伍,有一套提前部署、进退有序的解决方案。
双十一,易货嘀服务领“鲜”
双十一的战役悄然打响,等待物流、支付等等基础设施配套体系的都是一场大考验。我们还清楚的记得第一次、第二次双十一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快递瘫痪、银行瘫痪、客服瘫痪,整个电商环节当中的基础设备都被幸福的“洗礼”着。
今年双十一的硝烟早已弥漫,易货嘀迎难而上、提早布局,针对行业痛点,凭借深耕物流行业多年的经验和资源,打出了多套组合拳。
难题一:潮汐需求、运力不稳定
双十一期间,物流行业运输量难以控制,这就是所谓的潮汐需求——基于市场存在不断的波峰波谷的叠加,而且这些叠加受到最前端的个人用户购买行为而变化,比如“双十一”、“双十二”。
另一方面,由于双十一期间货量的不可控,司机、货车成为稀缺资源,而司机、货车流动性又比较大,就造成运力不稳定的情形。
易货嘀的解决方案:企业级运力保障运力稳定,输出优质的服务
易货嘀拥有优质的运力资源,为满足企业级客户市场需求对症下药,即在业务实操中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提供确定性的城配服务。
以德邦为例:德邦末端业务分为快递(小件配送)、快运(大件配送),两块业务在其内部都是独立运营,原有供应商通过单个模块进行业务运作。由于单个模块运价较低,对司机约束力不强,造成运力相对不稳定性且效率低下。
易货嘀团队帮助客户从业务场景入手,整合运力资源,并抽调运力补充,大小结合,优化配置。经整合过后,目前该业务司机可运作快递板块早班短驳2次+快运外租车直配1次+营业部-中心转运,每日司机收入在600-800元左右,运力资源得到有效保障。
再以苏州、无锡双十一为例,德邦双十一期间用车量猛增,常规业务量由日均3000票(区域覆盖苏州大市和无锡大市)。双十一期间,德邦预测常规业务峰值将有日均5000票。超负荷的部分,除了德邦自己调派自有车辆外,其余全部外部,预计日均需新增50辆4.2米厢货。
为此,易货嘀(苏州站)积极调动优质运力,承诺追加15辆4.2米厢货(至总量20辆);易货嘀(无锡站)承诺追加10辆4.2米厢货(至总量15辆)。相当于易货嘀能解决掉德邦运力缺口的一半。易货嘀的服务也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德邦承诺双十一期间保障易货嘀满负荷运作。
其他如苏宁、京东等企业级客户,业务实操中易货嘀均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提供确定性的城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