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蜻蜓FM上线了一部广播剧《太平洋大逃杀》,剧集不多,却收获了不少好评。
《太平洋大逃杀》是2016年初发表于《时尚先生》的一篇特稿。是发生于2010年:“鲁荣渔2682号”上的真实新闻事件。此特稿发表之初便迅速刷爆朋友圈,粗略统计,曾收获了3000多万次阅读。
今年3月,乐视影业高价收购《太平洋大逃杀》这一IP的影视版权,并与《时尚先生》杂志联合开发。
不过,影视作品尚未见推出,广播剧却火了,据了解,《太平洋大逃杀》的广播剧是由乐视影业联合蜻蜓FM、《时尚先生》出品的。
作为一家影视公司,乐视影业购买IP版权最终是要将IP影视化的,此次《太平洋大逃杀》先从广播剧的形式切入,持续与用户互动,这是一个IP多种形式开发的实践,针对这一IP的受众,通过广播剧形式可以先行触达白领、知识青年等目标受众,在电影上映前,进一步辐射更多的受众。
其实,将IP改编成广播剧的形式,这并非乐视影业的首次试水,去年在电影《九层妖塔》上映前一个月,《九层妖塔》的电影故事也被改编成广播剧,从数据上看,2000万次的点播也吸引了大量目标受众关注电影本体,取得了很好的IP运营效果。
这个案例代表着一种IP开发的新尝试,对于IP开发而言,从什么形式的文本最先切入?怎么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怎么保持一个IP的热度,乐视影业正在摸索属于不同题材的IP运营方式。
广播剧:新闻IP运营的“轻”切口
2010年12月,“鲁荣渔2682号”渔船载33名船员出海,前往秘鲁、智利海域钓鱿,其间渔船失去踪迹。出海8个月后,被中国渔政船拖带回港时,船上只剩11名船员。历时近两年的侦办和审理,这11名生存船员被判杀害22名同伴。
《时尚先生》记者杜强通过数年独家采访,还原了《太平洋大逃杀》背后的真实新闻事件。这篇特稿详实洞悉了这一事件背后的人性和社会问题,是一篇优秀的新闻纪实作品,因而一夜之间阅读量过千万,“刷爆朋友圈”。这体现了真实新闻作品的震憾性。
从某种程度上说,《太平洋大逃杀》这一IP与《熔炉》、《亲爱的》、《失孤》、《可可西里》等电影背后的IP来源相似,都来自真实新闻事件。
真实新闻IP的魅力来自于其本身的真实性、时效性,在短时间内能够带来爆炸性的新闻热度,受众广泛。但另一方面,新闻IP影视化的过程却比较漫长,本身需要较长的筹备制作周期,这一周期一般最短也要半年至一年,长则数年不等。新闻是易碎品,在当今这种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新闻事件热度的下降,IP的热度也在会逐渐下降。
与文学作品不同,新闻IP很难聚集粉丝。随着新闻热度的降低,故事会逐渐被大众遗忘。另一方面,新闻报道虽然广泛为大众所知,但这样的深度长篇报道,真正细读的可能主要还是白领、文艺青年等群体。
《太平洋大逃杀》这一IP正在影视化的过程中,此时,如何保持热度、扩大受众面?广播剧是一个较优的文本形式。首先,广播剧体量较“轻”,容易制作。其次,广播剧的播放场景,首先是驾车或乘车的过程中,此外,还有运动健身等场景。与这个IP本身的目标受众群白领、文艺青年、中产阶段很契合。
随着汽车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广播这一媒介形式实际上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有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2.8亿,每百户家庭拥有31辆汽车。音乐、广播剧都成为车内场景中的必备娱乐内容。
目前,《太平洋大逃杀》这部广播剧在蜻蜓FM播放量已经超过400万,在中国之声音乐频道受众还有千万以上。用声音的方式还原《太平洋大逃杀》真实情景,这为此IP的影视化做了进一步铺垫和热度加持。
趋势 :IP会进入多场景、全周期运营
近两年,IP概念从热到冷,各种观点甚嚣尘上。这反映了整个行业的浮躁。国内真正深入研究和探索IP运营方法论的公司并不多。
但事实上,迪士尼的成功已经充分说明了IP的重要性以及成功IP运营是有章可循,并可以带来巨大收益的。
迪士尼是影视产业里IP品牌构建做的最好的企业,IP品牌与IP的用户持续互动是分不开的。从电影、电视、动漫、游戏到实景娱乐,迪士尼几乎所有成功的IP都在做全周期、多场景的文本内容。
国内,IP运营刚刚起步,什么类型的题材适合什么样的运营方式和流程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太平洋大逃杀》这个新闻IP选择从广播剧这种文本形式开始是一种IP运营新模式,创造了新的营销场景,也带来了新的用户,并让IP更持续的与用户互动。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在于,对于不同的IP,应该针对目标受众的不同,创造适合不同场景的内容文本。
前面提到电影《九层妖塔》广播剧,也是乐视影业的探索。不同的是,《九层妖塔》广播剧是紧贴着电影播出,形成了广播剧与电影的联动。在9月30日《九层妖塔》电影上映前一个月,这个根据电影内容改编的广播剧,从8月31日开始在企鹅FM、蜻蜓FM等10个音频平台、24家传统电台上播出,网络点播量达2000万次,曝光量超3.2亿次。从IP运营的角度上看,广播剧在与电影原著IP《鬼吹灯》的粉丝的互动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些目标受众同样也适合广播剧的播放场景。同时,这也加强了电影的热度,为电影上映时的“引爆”起到了铺垫作用。
从趋势上看,未来的IP运营,必然是多场景、全生命周期的运营。因为只有这种方式,才能持续通过不同场景与目标受众互动,保持热度的同时进一步吸引用户。
目前影视产业对于IP的多文本开发,最多的还是网影联动,也有一些是影视作品上映后,再出舞台剧、广播剧等,大多以对市场“轰炸”效果最好的电影作为先导。因此,《太平洋大逃杀》这种先出广播剧的尝试,可以说从IP运营的模式上看,又往前迈了一步。先从广播剧等轻形式的文本开始持续保持热度,在网剧或大电影上映时实现热度的最大化。
此外,IP运营与系列化、多文本化的运作是密切相关的,从影视产业的收益角度考虑,未来IP的多文本变现,将会让IP持有者保持高收益率和良好的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