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款违法APP登黑名单 警方提醒及时卸载
近日,广东警方向社会公开曝光传播违法有害信息、吸费、盗取公民个人隐私等侵害公民权益的APP,20款违法APP登上黑名单。南昌红谷滩警方借此提醒广大网民加强防范、及时卸载,切实保障隐私和财产安全。
窃取信息:用户可能遭骚扰
记者在这份“黑榜”中看到,“窃取用户信息”的手机软件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一些软件利用其掌握的庞大客户信息,如用户的姓名、生日、手机号码、通讯录、地理位置、短信等,赚取用户所不知道的高额回报,而用户的信息一旦遭到泄露,不仅会遭到广告的骚扰,受到诈骗的危险性也同样存在。
民警表示,由于收集地理位置、设备识别信息、本地手机号可面向固定而稳定的手机用户群精准匹配与投放相应的广告,并进行有效的用户消费行为分析,符合部分急功近利的广告商的利益诉求,手机软件开发者也可以因此而获取广告分成。因而获取这类信息成为某些不正规广告商与手机软件开发者共同的核心利益。
擅自使用付费业务:用户浑然不知钱被扣
一些手机游戏本身会在后台执行“吸费”的程序,私自发送扣费短信,拦截扣费提醒短信,自动下载付费程序等方式扣取用户费用。对于这类病毒软件,用户一般很难主动发现,一旦遭遇往往将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
此外,恶意代码还通过伪装成各类热门的手机应用程序,或隐蔽在不易察觉的短信、网站、微博链接中来诱骗用户下载安装,装入手机后依据预设指令控制终端设备执行恶意收费的行为。
预防途径:谨慎操作手机“别越狱”
专家建议,用户不要轻易越狱iOS终端,也不要开启安卓终端的最高权限。因为,这意味着手机“不设防”,虽然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用户,但更是为恶意代码的长驱直入打开了大门。同时,在下载安装手机软件时,最好直接从正规渠道进入,不要利用短信、网站、微博中的网址链接来下载安装应用。
此外,需要时常进行手机流量监控。在通过微信、支付宝等互联网方式进行移动支付、网络购物时,仔细核对相关信息,谨慎操作,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及财产损失。
红谷滩警方支招:
下载应选择正规渠道
下载APP需认准绿色安全的大型第三方应用市场或官方下载链接,不要点击没有明确安全来源的链接,不要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大型第三方应用市场通常有认证标志,会标示出有无捆绑其他插件,安全系数相对更高。
安装前后注意观察
在下载APP前,首先查看其下载量,通常官方APP的下载量比较大;其次,浏览用户的评论,辨别是否为官方应用。安装后,再仔细查看APP图标及内文页面。山寨APP图标粗糙无质感,或者进行高度模仿,但还是会有细微差别;内文页面相对简陋,多以文字形式呈现。
慎重安装“破解版”APP
不少APP打着“汉化补丁”、“破解版”、“绿色版”等旗号,将恶意扣费代码内嵌、一旦将其装入手机,话费就被“偷走”。因此,切勿轻信此类经过二次打包的软件、谨防其中埋藏手机病毒。
注意APP大小
常见的手机APP大小一般在1M至20M之间,功能越多,画面越复杂,体积也越大。山寨APP的体积通常较小,一般不足1M,可以让用户快速下载安装。
安卓用户安装手机安全软件
安卓系统开放度高,最好安装提供手机病毒查杀、威胁防护等特色功能于一体的专业手机安全软件,定期对手机进行安全扫描。如果不慎感染相关病毒,就可以快速进行查杀,以免财产遭受损失。(万豪 记者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