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昌讯 (江西日报记者陈璋)3月29日,记者在南昌市环境保护工作会上获悉,该市今年计划全面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指标的年度减排任务,做到环境空气质量稳中有升。同时,力争实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00天,在中部省会排名第一。
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互认环保标志
据介绍,南昌市今年计划全面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指标的年度减排任务,使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3年下降12%以上,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00天,并在中部省会中排名第一。同时,该市将全面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主要江河(赣江、抚河)断面水质达标率大于92%,完成国家、省下达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此外,记者了解到,今年南昌市还将深化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改革,即在昌九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基础上,加强与抚州等周边省内城市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环保合作,推动长江中游城市机动车环保准入与车用燃料品质统一,共享“黄标车”数据库,实现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核发环保标志互认。
环境科学研究院与环保局脱钩
南昌市环保局局长邹国星表示,今年南昌将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体制的创新力度,重点做好几个试点。一方面,开展第三方环境服务试点,坚持排污者付费、市场化运作和政府引导推动的原则,选取适合南昌市现状的个别行业进行试点,提高污染治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激发社会资本进入污染治理市场的活力。
另一方面,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对火电、钢铁、造纸及印染等重点行业企业初始排污权核算以及排污权交易进行试点工作,激励企业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此外,南昌市还要开展生态红线监管试点,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进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实现生态保护红线以及环境容量红线、产业准入标准等的动态监控与综合评估,使生态红线区域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邹国星还表示,将深化企业中介机构改革,规范中介机构建设和管理,确保南昌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6年6月30日前与市环保局彻底脱钩,南昌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于2016年1月1日前停止咨询、评估收费。